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有色烟羽治理其实更省钱——论有色烟羽治理的法经济学意义

2018-01-03 13:55来源:懒橙庄园作者:陈燕辉关键词:有色烟羽治理超低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社会监督成本指的是新闻媒体和群众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有色烟羽控制纳入管控范围,那么人们只需要依靠肉眼就可以直观判断企业是否达标排放,而不需要借助更多的技术手段。社会监督变得更加简单,社会监督的力量就会容易被调动起来,进而分摊并降低了政府执法监督的成本。社会监督和政府执法监督进入一个良性互动循环。

为什么要说制度成本问题?因为一项政策对社会实际影响,也遵循着成本收益的经济基本法则。如果一项政策的执行成本太高,那么这项政策可能得不到真实执行。尤其是这项政策的监督成本太高,那么这项政策就可能被执行偏向,最终不仅远离了政策的制定初衷,而且对政策制定者的权威产生动摇。并且无论是企业成本还是政府执法成本,这些最终都会分摊到经济运行过程中,最终成为企业的重负,尤其是制造业。

举个相反的案例来说——超低排放政策。这项政策归纳起来核心只有传统三项污染物的排放数值变化,其在法经济学的视角下的表现就是执行成本升高,不仅仅是技术实现成本高,执法和监督成本更高,而且成本非常集中,几乎要由排污企业完全承担。尤其是执法成本,对政府人员配置和装备配置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技术上难以监督超低排放(受检测监测技术手段限制),检测人员在技术误差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选择在超低排放设备建设上节约成本,同时通过行贿检测人员的方式通过验收监测和日常监测。这样的做法不仅仅减少了环保设备的建设投资、运行成本,而且轻易就可以获得政府的超低排放补贴,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与此同时,社会监督因技术门槛问题,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这就注定了超低排放政策越执行,越偏离政策制定初衷,人们无法直观地感受到烟气排放效果和空气质量的改善,进而就影响到政策制定的威信。


相反,我们看到有色烟羽治理政策在环境效益上是真实、可信的,而且降低了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成本,这项政策作为一个制度的执行难度并不高,成本也更容易分摊,排污企业只承担治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执法和监督成本很低,而且不进入企业成本。这项制度更容易执行,所以就容易被执行好,容易执行好的政策才可能是好政策。

归纳一下要点:

(1) 政策和制度遵循着经济学规律,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要考虑成本效益分析。

(2)  一项政策或者制度的成本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即使是成本集中在某一个环节,但最终必向全社会分摊。环保政策影响的不是一个环节,而且整个经济体系。

(3) 政策的执行成本越高,收益越小。超低排放政策的成本太高,环境收益太小。而有色烟羽治理政策的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更低,环境收益更大。

(4)  政策的执行成本越低,越容易被执行好,越容易实现政策制定的初衷。超低排放政策越执行越偏离政策制定初衷,渐渐沦为骗取政府补贴的生意;有色烟羽治理政策容易执行,容易监督,因此容易实现政策制定的初衷,对环境改善有实际的积极影响,周边群众更有环境改善的获得感。

综上,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有色烟羽治理的做法及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原标题:有色烟羽治理其实更省钱——论有色烟羽治理的法经济学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有色烟羽治理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