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大家之言】上海实施优质饮用水目标的对策研究

2018-01-29 16:21来源:净水技术作者:朱慧峰关键词:城市供水供水系统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上海优质饮用水的实施对策与措施

3.1加强水源地建设管理和生态调控,提升原水水质水量稳定性

(1)进一步完善“两江并举,多源联动”的水源地格局。为确保水源安全,研究和推进长江青草沙原水系统、陈行原水系统、黄浦江上游金泽原水系统互为联动,相互备用,原水环网供应,提高水源地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开展青草沙、陈行、黄浦江上游金泽三大水源地联合应急调度模式研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加强饮用水水源监测和管理。建设水源地水质监测与预警预报业务化平台,集成在线监测、移动预警、实验室检测以及生物预警方式,构建了跨区域、跨部门水质监测与预警多级网络,做好应对水污染等突发事件防范。加强雌激素、抗生素、增塑剂、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等新兴微量有机物的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动态完善青草沙、东风西沙、金泽等水库生态调控措施。上海水源水库均投产运行不久,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生态调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应结合近期实际取水、供水规模以及地形、气候、地质等工况,提出不同时期不同库区的具体生态调控措施,包括水生态系统维护管理、库区曝气系统等水质改善和维持辅助措施、库区地形流态优化、生物调控措施等,充分发挥水库生态净化效果。

3.2加强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

(1)推进长江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改造。目前,上海仍有近60%取用长江原水的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通过实施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可以解决湖库型原水因藻类产生的嗅味和铝偏高问题,同时去除溶解性小分子量有机物和减少消毒副产物,对社会热点关注的抗生素、激素类等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上海“十三五”供水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快长江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争取用两个“五年”计划全面完成。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在采用“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预留工艺提升的空间,如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等。

(2)优化黄浦江上游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运行管理。黄浦江上游水源水厂均已实施深度处理,供水水质已能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距高品质饮用水的要求以及应对原水冲击负荷的能力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度处理工艺和运行参数优化研究,重点突破饮用水新兴污染物控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同时,黄浦江上游水源CODMn、TOC、氨氮等水质指标均高于长江水源,要强化黄浦江上游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管理,提高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高度重视微生物泄漏和藻类穿透等问题。

3.3加强供水管网改造和水质安全保障研究,重点关注微生物安全

(1)加强供水管网系统改造和管理。开展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对不同管材、不同流速、不同管龄的供水管道开展内壁腐蚀和生物膜调查研究,深入研究管道腐蚀成因机理,加强管道日常巡护检查。针对部分输配管道超期服役,内壁腐蚀严重的情况,制定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计划,对超期服役管道开展更新改造或者非开挖修复。供水管网改造也需得到市政、交通、财政等部门的支持。

(2)实施供水管网加氯优化,切实保障水质生物稳定性。对上海不同水源、不同工艺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质常规指标比较,发现主要变化指标有三氯甲烷、浑浊度、余氯,其中三氯甲烷平均增加13.07%(0.0009mg/L),浑浊度平均增加51.43%(0.04NTU),余氯平均降低43.55%(0.50mg/L)。这些指标变化主要涉及出厂水以及管网水水质的稳定性控制。要建立基于管网微生物指标的余氯衰减模型,优化管网二次加氯,保持管网余氯均匀分布,使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

3.4全力推进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与管理

(1)提高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二次供水是影响末端水质、保证直饮的重要环节,必须树立“象储存食品一样储存水”的理念,提高新建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避免重复改造。二次供水改造后的水池和水箱要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调节,严格控制水池、水箱水停留时间。水池、水箱要做好密封,透气孔做好不锈钢网罩,水泵阀门等配件必须采用不锈钢材质。

(2)优化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确保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供水管理部门要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供水专业规划统筹考虑。在满足城市供水调蓄能力的条件下,通过水厂、泵站压力合理提升,减少部分二次供水设施。大型住宅可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尽可能减少二次供水设施。针对部分区域居住小区规模较小的情况,可设置区域性集中泵站统一供水。

(3)加强水质的动态监管,有序推进居民优质饮用水计划。管网末端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加强末端水质的动态监管。实施上海居民优质引用水计划可借鉴香港水务署从2002年推行的“大厦优质食水认可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凡大厦的供水系统得到妥善维护,自来水样本测试结果也符合水务署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可从水龙头直接饮用。目前香港已有3540幢大厦取得认可证书,水龙头里的自来水达到直饮要求,受惠市民人数超过140万。

3.5加快供水系统信息化监管和政策扶持保障

(1)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快建设源头到龙头的在线监测点,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强化水源、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的水质动态管理,实现供水系统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分析评估、应急处置等功能,形成全市供水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2)全面实施二次供水水质信息公开,保障居民用水的知情权。要加强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合理设置水质监测点,严格执行卫生、水务部门共同确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确保供水水质。

(3)加强政策引领,促进直饮水计划顺利推进。供水行业属于公益性的基础保障行业,要结合供水行业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财力在直饮水计划实施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原标题:【大家之言】上海实施优质饮用水目标的对策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市供水查看更多>供水系统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