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上海“强推”垃圾分类 怎么个“强”法?

2019-01-20 12:07来源:智慧环卫联盟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孙红兵说,垃圾分类现在还处于鼓励、提倡、引导阶段,还没有强制措施,所以有的工作还是比较难做一点。“但是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一点都不能退,一退就要反复,只能往前走。红蓝榜、垃圾分类达人评比、积分奖励等,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和鼓励居民在源头上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到位,让大家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2018年,通过这样为小区“量身定制”源头分类管理模式,新江湾城街道实现了所有50个小区源头分类管理模式的建立,在解决以往居民投放实效管理难这一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虽然绝大多数居民还是拥护垃圾分类的一系列举措,但还是有极少数的住户对此有抵触情绪,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成为小区管理者眼里的“刺头”。如何让这些“刺头”也最终自觉自愿地进行垃圾分类,新江湾城街道各小区的管理者没少费脑筋。

银亿领墅是纯别墅区,有234户业主,占地达11万多平方米。原先业主入驻时,都是在地下车库里一家一户一个桶,地上甚至还有业主自己放置的垃圾桶。尽管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前期进行了广泛宣传,但还是有业主不太理解和支持。尤其是这里很多三代人居住的家庭里,保姆和长辈对此相当抵触。银亿领墅物业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前期为了定时定点投放,每家户外的垃圾桶都撤掉了,设置了7个投放点,但是在近一个月实践里,住户还是炸了锅,用乱扔垃圾的方法来抗拒。

这位负责人还说了这样一件事:有户业主是两亲家住在一起,总是因为家庭琐事天天吵闹,自从垃圾分类开始,两位老人的关系却突然变成了“战友”。原来,老人们觉得新的投放点离家远,地下车库面积大,走路要5分钟左右,而且地库车来车往,不安全。于是,两亲家轮流将垃圾扔在自家地下车位上,表示自己的不满,一致反对物业在垃圾分类管理上的新做法。

物业、居委会的领导和业主志愿者上门调解,没有用!两位老太太甚至使出了“杀手锏”——躺在垃圾里耍无赖。物业将老人们的行为告知了这家住户在国外生活的子女,没想到子女也不理解,认为到比较远的地方扔垃圾不安全。

在“刺头”的抗拒面前,物业采取了让业主将垃圾放在门口,请保洁人员迅速清理的方式。时间一长,老人终于被物业的真诚与耐心打动,逐渐自觉地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了。

在加州水郡小区,楼道里保留了垃圾桶,同样采取“红蓝榜”的评比与居民自治形式。但是居委发现,有的住户尽管承诺,但垃圾还是不分类,目的为了“打迂回战”,保留这个垃圾桶。物业上门指出,这家业主态度很好,嘴上一个劲说知道了,会改进,结果背地里却去唆使保洁阿姨去把自己的黄星撕了,换成人家的红星。

物业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不断地继续进行宣教工作,业主终于被物业的工作精神打动,逐步养成了自己的垃圾分类习惯,后来还成为分类工作坚定的支持者。

科技+创意,垃圾分类变“高级”

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鼓励政策必不可少。绿色账户、智能设备在沪上的一些小区中也被逐步引入,增加了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尚浦名邸是新江湾城街道第一家“两网融合”二类网点。在小区垃圾集中回收点的一旁,设置了一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这个黄色的玻璃小屋,墙上有一个“可回收物投递口”,门外是一个自动投递机。小区居民可将家中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投递至此处,相应的积分就会自动进入个人账户里,这个账户在线上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打开,线下是一张小磁卡。服务站里有一个智能交易机,上面是屏幕,下面是电子秤。居民投递时,把磁卡往机器上扫一下,账户的信息和当前积分便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目前,新江湾城街道紧紧依托“两网融合”“绿色账户”平台,丰富街道的分类体系,已经建立了多个两网融合服务点,目前绿色账户已经覆盖辖区近2.1万户家庭。

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的北方佳苑小区内,名为“邻道通”的垃圾房今年初投入了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垃圾房一改以往人们印象中臭味四溢、污水横流的印象,窗明几净,屋内还安装了电视机和空调。

一大早,小区居民们陆续拎着分类好的干湿垃圾袋前来,在垃圾桶边的智能电子秤上将垃圾分类称重进行投放,手机APP上可以看到积分,通过积分的累计,将来可以一站式直接在垃圾房换取洗涤用品等奖励。

据引入该项目的上海邻道商贸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座垃圾房内的两个不锈钢水斗下安装了研磨粉碎机,可以把湿垃圾打成0.5毫米的颗粒,直接通过下水道冲走。打开手机APP,这个小区每天产生多少干湿垃圾等数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垃圾减量。经过与居委合作推广,目前已经有90%的居民都安装了手机APP,希望所有居民都来这里投放。相信经过一个月到3个月的教育,达标率能到95%,这样对于减量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据悉,在芷江西路街道,“邻道通”项目已经有四五个小区已经在开始造了,在松江等别一些的区也开始动工。

4.jpg

培训指导员,层层责任制

记者了解到,在垃圾分类模式建设中,新江湾城街道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员、分拣员”这三支队伍,对分类实效起到了巨大作用。街道在充实壮大这支队伍的同时,在培训、管理、考核方面也下了大力气。

街道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在一些党建基础比较扎实的居民区,以基层干部、社区党员、积极分子为主,在其他中高档小区,以居民和物业现有工作人员相结合。每个督导员在正式上岗开展工作前,都经过了多场次的严格培训。

为了更好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源头分类的宣传引导作用,达到进一步规范居民分类投放习惯的效果,街道在指导员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迎二接三看四讲五分”的工作五步法。这支队伍风雨无阻每天守候在投放点,对居民的分类情况进行监督、宣传、指导。分拣员队伍主要由各居民区垃圾房管理人员构成,对每个小区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目前,经过指导员的二次分拣,每个小区的湿垃圾量都达到约每200户一标准桶,纯净度达到98%以上。为了在指导员、分拣员的管理上更加有效,补上居民投放时间上的管理空白时间,街道还成立了一支特聘人员和居委干部联合的督导员队伍,对小区垃圾分类各个环节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形成督导员——居委、物业——街道的三方问题解决机制。

通过三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新江湾城街道让社区垃圾分类真正做到在每个环节有人运作、有人宣传、有人管理、有人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与此同时,街道还探索建立了“双联席会议制度”和“居民区书记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街道书记和主任、居委书记和主任都是分类工作的“双召集人”。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从最高层面将责任层层压实,以“绣花针”式的精细化管理,把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目前,新江湾城街道的居民区垃圾总量已经减少20%-25%,一些比较好的小区能达到30%-35%。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娟说:“新江湾城街道作为一个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社区,把垃圾分类做好,提高生活品质、人文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应有之义,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示范社区,无疑有巨大意义。”

上海居民在家如何做好垃圾分类?

居民家庭日常按照“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实行垃圾分类。“一严禁”即严禁将废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混入干、湿垃圾,可定期投入小区有害垃圾桶。“一鼓励”即鼓励居民将废纸张等价值较高的可回收物拿到可回收物容器或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居民家庭日常只需放两个垃圾桶,按照“不容易腐烂的”和“容易腐烂的”的标准,做好干湿“两分类”即可。

马路上产生的垃圾如何分类?

不在公共场所进食是绝大多数发达城市的惯例,作为文明城市的上海,未来原则上不鼓励市民在道路和公共场所进食。所以,目前本市道路废物箱也是对标国际大都市废物箱设置趋势进行设置的。

今后,上海还将进一步精简道路废物箱设置。参照国际经验,逐步减少道路边的废物箱数量。若市民确实在路上有食用需求且产生了湿垃圾,或是偶尔有废弃药品等丢弃,建议携带至单位或小区等场所进行分类投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