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浅谈国内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需求

2014-08-25 11:50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专栏栏目作者:王湘徽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污染修复污染场地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国内在进行固化稳定化具体实施中,因缺少专业的修复设备,只能通过过量添加修复药剂,并配合常规市政搅拌混合设备进行施工。由此造成的问题主要包括:1)药剂利用率低,修复成本高;2)常规设备无法破碎搅拌粘土,易堵塞难清理,连续运行稳定性差,处理效率低。笔者对国内固化稳定化修复项目中各种常规的市政搅拌混合设备与国外的专业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进行性能对比,并汇总于下表:

表格 1各种土壤破碎混合设备性能对比

注:

(1) 土壤破碎效果: a- 粒径 < 10 cm;b-粒径 < 5 cm;c-粒径 < 2cm;

(2) 药剂混合效果:A-混合程度高;B-混合程度中等;C-混合程度低;

(3) 处理能力:★★★-50~100方/小时;★★-30~60方/小时;★-10~30方/小时。

(4) 移动能力:▲▲▲-可移动速度>20公里/小时;▲▲-可移动速度>10公里/小时;

(5) 设备成本:¥-低成本;¥¥ - 中等成本;¥¥¥ -高成本。

由此可见,我国在专业化修复设备方面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直接限制了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和修复项目质量的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与修复技术配套的专业化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壤修复的效率,同时减少修复周期及节约修复资金。

虽然原位修复技术在经济费用、减少污染暴露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参考国内的土壤污染项目特征,仍不建议盲目地提倡原位修复技术。尤其是城市历史工业污染场地,此类场地升值潜力大,再开发冲动强烈,需要成熟度高、工程可控度强、污染物适用性广、修复周期短的污染修复技术。因此国内土壤修复应以异位修复技术为主。同时,专业化的修复设备是异位修复技术顺利开展的关键。

原标题:浅谈国内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修复查看更多>污染场地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