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报道正文

土壤修复:产业冷清亟待立法

2014-08-30 09:24来源:华夏时报作者:马维辉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治理土壤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应“三足鼎立”的环保产业,如今却缺了一只脚。

环保产业主要分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类,但与大气治理、水处理行业的轰轰烈烈相比,土壤治理领域目前还显得比较沉寂。根据全国第四次环保产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全国8820家环境保护服务从业单位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服务仅仅占比3.7%。

“企业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怎样去做,钱从哪里挣。”北京桑德环保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曾表示,“可能这个现象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为何出现这一状况?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处张旭辉告诉记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立法。土壤环境保护法至今尚未出台,导致土壤修复机制还没建立起来,污染企业与土地拥有者都缺乏动力。

污染严重

中国有多少土地受到了污染?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保部会同国土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约630万平方公里的调查面积中,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也就是说,有接近二成的土地污染超标。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向本报记者表示,受污染土地大致分为农田、城市场地和矿山三大类。其中,农田、城市场地与公众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张旭辉告诉记者,农田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沉降、污水灌溉以及乡镇企业废水排放,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这些受污染的农产品制成食品,又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而在城市,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化工、农药、冶炼等工业企业和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设施数量大、分布广,加上很多设施生产时间长、产品种类多、环境管理措施不到位,所在场地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其中不乏各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毒性强、危害大的污染物。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工业企业停产或搬迁,原本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居住用地,其遗留下来的污染物就成了一大隐患。

此外,某些土地中含有挥发性的石油、润滑油等,可能通过口鼻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周边居民的健康。更大的隐患则在于,随着雨水冲刷,某些重金属污染物沿着土壤缝隙流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源的污染。而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是以地下水水源地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尤其是北方地区。

产业冷清

尽管土壤污染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但与此关系密切的土壤修复产业却一直不温不火。

在2013年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曾经表示,环保产品目前主要集中在水和大气的污染防治,这两部分占到市场份额的80%,并且连续7年增长都在30%左右。与其相比,生态环境修复在环境保护服务业中仅占3.7%,市场非常巨大,尤其是土壤环境的污染治理。

文一波表示,目前土壤修复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除了一部分引起社会关注的场地修复外,大部分项目都是污染企业自己做掉了,没有拿到市场上来。

原标题:土壤修复:产业冷清亟待立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治理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