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2014年中国煤制烯烃市场消费浅析

2014-09-02 09:58来源:智研咨询网关键词:煤制烯烃煤制烯烃企业煤制烯烃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我国石油法乙烯和丙烯产能分别为1710万吨/年和1776万吨/年,合计产能为3486万吨/年,加上MTO/MTP产能,2013年我国乙烯和丙烯总计产能为3746万吨/年。目前,国内规划和筹划中的裂解法乙烯新建和改造项目超过7套,包括福炼乙烯扩建项目、四川彭州新建项目、惠州项目、湛江中科、上海石化三期扩建项目、青岛项目等,另外,在建和拟建丙烷脱氢装置有13套,累计产能600万吨/年,如这些项目均能按计划推进,到2018年国内石油路线乙烯、丙烯产能将分别达2310万吨/年和2870万吨/年,合计达5180万吨/年。

而从需求端看,未来五年,乙烯、丙烯及衍生物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智研咨询研究部预计,到2018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将达4420万吨,丙烯当量需求将达3290万吨,合计当量需求达7710万吨。如仅考虑石油路线产品供应,供应缺口达2530万吨。因此,煤制烯烃产业具有市场发展空间。

尽管国内烯烃存在市场空间,但并不必然属于煤制烯烃产业。截至2013年底,我国煤制烯烃已形成产能267.5万吨/年,在建产能1150万吨/年,拟建产能超过1800万吨/年。随着煤制烯烃产能、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供应缺口不断缩小,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作为一个新型产业,煤制烯烃将经受生产稳定性及生产成本等诸多方面的考验。

二、煤制烯烃产业面临风险

1、技术风险

虽然MTO/MTP示范工程取得了成功,但是装置的长期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已建示范装置在能效、煤耗及新鲜水耗等指标也尚未完全达到国家示范标准要求。按照发改委“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煤化工产业能源转化效率不低于40%,吨烯烃煤耗不高于5.3吨(折标准煤),吨标准煤新鲜水耗不大于4吨,而先进化的要求是能效不能低于44%,煤耗不能高于5吨,水耗不能高于3吨。

2、煤炭价格上涨和石油价格下跌风险

基于目前的煤炭和石油价格,煤化工产品的确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其成本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如果未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或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将削弱煤制烯烃的竞争优势。

3、碳排成本增加的风险

据专家测算,就碳排放而言,每吨煤制烯烃产品比石油制烯烃产品多排放7吨,如碳税按每吨200元征收,煤制烯烃成本将增加1400元/吨。与石油路线产品相比,成本优势完全丧失。

4、产品品质单一与运输成本风险

目前,已建及拟建煤制烯烃项目下游产品方案多数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如此单一的产品结构以及产能的急速扩张将削弱煤制烯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煤制烯烃项目多在西部地区,远离华东、华南市场,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如产品均为附加值较低的通用料,运费占比相对较高,则产品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5、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煤制烯烃项目规划产能较大,随着投产项目的逐步增多,国内聚烯烃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原标题:2014年中国煤制烯烃市场消费浅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烯烃查看更多>煤制烯烃企业查看更多>煤制烯烃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