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京时间10月7日,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来自三名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中村修二、赤崎勇及天野浩,以表彰他们发明 “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消息一出,整个LED行业内企业或是专家学者都为此感到无比光荣。世界的发明如此之多,蓝光LED凭借怎样的魅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就连奖项的获得者中村修二被告知获奖的消息时,也对记者表示:“这简直难以置信。”
诺奖本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2014年9月,赤崎先生在接受《产经新闻》采访时雄心勃勃地曾说:“LED的普及将改变世界。”
蓝光LED的发展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但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日渐增强,引起照明生活的变革。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奖委员会也声明:“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这3名科学家上世纪90年代早期通过半导体导出蓝色光束,却为照明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或许表明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似乎日益青睐那些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应用性研究。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的王海波所长在接受阿拉丁新闻中心采访时通俗地给记者谈到。“在诺贝尔颁奖词有一段话:物理学居然还可以和人的生活那么贴近。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过去大家认为物理学都是很抽象的,居然还有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接了‘地气’。”
“蓝光LED真正体现了诺贝尔奖评委的标准: 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改变,改变认识世界的理论,或改变生活的实际应用才是获奖的关键因素。”欧普照明CTO齐晓明向记者谈到。
“蓝光LED虽然听上去并不是那么玄乎或者高大上,但却是可以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成果。”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季向东表示。
同样也致力于研究氮化镓技术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汉弗瑞爵士(Colin Humphreys)指出:“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这不仅是好的科学更是有用的科学,它极大地改变了节能省电的方式。而近些年的某些获诺贝尔奖的发明可能需要好些年才能将科学更好的应用于实际。”
英国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伊恩•沃姆斯利(Ian Walmsley)教授表示诺贝尔奖评审团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选择”。“这些想法源自于很多年发展而来的某些重要基础科学,这项技术将使得某些新的设备变为可能,它们将对社会,尤其是显示屏和成像产生巨大的影响。”
广州光亚研究院刘俊在接受阿拉丁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谈到,诺贝尔奖原来设立的宗旨,是表彰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评选的唯一标准是该获奖人成就的大小。应该说在LED蓝光芯片发明之前,没法将白光具体应用到照明领域。蓝光的出现,是LED真正进入家居、道路户外和景观等大规模应用阶段,并且颠覆了白炽灯和节能灯的时代,全球减少了碳排放,节约了能约,更有利于环保等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真正做到了诺贝尔奖那样宣称的,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陈燕生对这三位发明者对人类的贡献做出了肯定,“他们主要是20年前做的研究,20年前成功了,蓝光LED的成功已经是造福人类,现在LED照明在全球已经兴起了,对人类文明,对照明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我认为他们获奖是实至名归的。”
社会意义:环保节能减排 照亮全球每一个角落
红光和绿光二极管伴随人类半个世纪,在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中村修二教授的创新使得LED生产商能够生产三原色(红、绿和蓝)LED,从而使实现1600万色成为可能,白光以新的方式被创造出来。这也使得人类能够制造的LED光源的光谱范围更广,可说是进入自由的境界。
全世界所用电力里有20%被用于照明用途,据计算,LED的最优化使用可以将照明用途比例降低到4%。赤崎教授、天野教授和中村教授进行的研究使得一切变为可能。这种物理学研究将对全人类产生直接影响,帮助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电子产品中。
LED灯凭其高效节能的特性,还潜在可以帮助全球没有电力网络的15亿人告别没有照明的时代的可能。LED照明有可能比普通照明减少一半的能耗,它的低能耗在许多依靠当地低成本的太阳能供电的不发达地区及全球15亿尚未能受益于电网的人口来说,这种新型光源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 且相比荧光灯光源,LED光源所用的荧光粉相对减少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地球上的稀土能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紫外线LED的功率提升与技术精进,在市场上已经借由寿命长与体积小等优势逐步取代了较低功率的紫外线水银灯管。,2017年的UVLED市场及应用将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的快速发展,从政策上看,水俣公约、节电优惠等的推广助力功不可没。国际禁用水银(汞)的(水俣公约)全面执行,传统汞灯将在全世界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长寿命、节能环保等显著优点,在绿色照明和信息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蓝光LED芯片和荧光粉两种,缺一不可。尽管还有许多可选的技术方案,但从发展趋势来看,采用荧光粉结合蓝光LED芯片将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产方式。因此,荧光粉对LED照明和液晶显示产业而言至关重要,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产业界都对此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初步突破国外专利限制目前,以稀土铈激活的石榴石结构铝酸钇黄色荧光粉搭配蓝光LED方式产生白光的发光效率最好,然而由于该荧光粉的发光在红色部分严重短缺,造成白光
8月22日,LED封装厂商亿光宣布,与日亚蓝光LED专利诉讼再次获得日本特许厅作出日亚专利无效的审决。虽然该审决为行政处分,并非司法的诉讼程序,因此专利权人日亚仍可寻求救济,但已对亿光的接单加了分。亿光今年第3季已率感受到LED电视背光订单回笼,此外,亿光积极进军国际LED照明市场,成了日亚眼中钉,与日亚之间的专利战也愈演愈烈,不过自去年起,亿光一再获佳音,包括在去年5月,日本特许厅即判日亚JP3503139YAG(荧光粉)白光专利无效、同年的11月12日再对日亚蓝光JP2780691专利做出无效判定,虽日亚再上诉争取,但日本特许厅今年7月18日再次做
LED磊晶厂新世纪今年第3季营收回升、跨过10亿元(新台币)门槛,力拼损平,走出营运谷底的曙光乍现,新世纪总经理陈政权指出,除了电视背光回温,陆系平板电脑及智慧手机等新背光订单,将带动第4季有优于第3季的表现;加上照明布局,新世纪明年比今年好。陈政权指出,新世纪因客户结构的关系,今年背光需求较同业稍晚才出现反应,今年第3季才开始有明显感受到电视背光订单回笼,另一方面,绿光LED转换为蓝光LED的产能在第4季可顺利出货贡献营运,因此,即便其他磊晶厂在第4季会较第3季淡,但新世纪在第4季仍可优于第3季表现。陈政权表示,今年面板背光需求除了液晶电视之外,自下
十年中,我国的LED产业,尤其是高亮度LED产业在经历了从引进第一台四元系AlGaInP/GaAsMOCVD设备和第一台GaNMOCVD设备,研发出第一片高亮红、黄光外延材料和第一片高亮蓝、绿光外延材料,生产出第一批用于交通指示灯的LED芯片(器件),到大批量用于景观照明、显示屏、背光源,以及目前的道路照明、隧道照明和室内照明等,LED已从初期的信号和指示应用发展到了目前的广泛用于户内外高亮度的显示和照明领域,产业化的白光光效从初期的十几lm/W发展到了目前的130lm/W。产品已覆盖全部应用领域由于LED的节能、环保、长寿命和使用灵活等特点,LED产
极端天气与全球日照减少推升植物工厂需求根据气象资料显示,2011年在北半球有部份地区的日照天数是比往年要减少的,以台湾为例,近期的日照时数是61年来最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欧洲与日本、中国大陆对于能够补充不足日照的植物用照明市场需求提高,特别是2011年311大地震后的日本,对于植物工厂与植物照明的补助和重视更甚以往。现阶段全球的气候变迁剧烈,极端天气的次数比近代更为频繁,从2011年、2012年北半球冬季严寒,2011年云层复盖率、降雨强度来看,日照时间的减少对于农业发展是一项不利的因素,植物照明与植物工厂变成了产官学界讨论的另一种弥补的方式。日本
2月17日,随着上市金锣的敲响,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复牌登陆中国A股市场。昨天下午,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海润光伏”)在翡翠湖迎宾馆举行上市答谢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出席答谢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致辞,合肥海关关长赵龙池,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姜宗亮,市委常委、秘书长杨思松,市委常委、副市长卢仕仁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答谢会。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硅片生产基地之一。合肥海润光伏作为其全资子公司,于2010年9月18日与新站区正式签约,总投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连美明外延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GaN基蓝绿光LED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半导体照明领域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一殊荣。这一科研成果历经10余年的辛勤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取得了今天的这一骄人的成绩。为了打破国外的专利技术垄断,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大连美明外延片公司和路美芯片于2000年初始,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进行产业化的战略研发合作。肖志国
记者昨天从合肥新站区管委会获悉,合肥海润光伏一期项目在本月正式投产,目前两条生产线正式实现量产,日产出多晶电池片超过7万片。预计今年9月,一期项目将实现10条线量产。据悉,合肥海润光伏一期项目于2010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今年1月28日主厂房结构封顶。5月下旬,基本完成动力系统调试,具备生产的动力条件;6月初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具备生产能力;6月底前完成了两条生产线的通线调试。本月初,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第1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之后第2条生产线也顺利投产,两条生产线的投产时间仅用了10天。记者了解到,到7月15日,海润光伏的日产出多
合肥优越的投资环境,引得许多光伏产业在此集聚。记者昨天从新站区管委会获悉,海润光伏项目的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厂房将于4月30日前交付使用,5月中下旬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完成,5月底前正式投产。 海润光伏项目于2010年9月28日与新站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1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月28日主厂房结构封顶。仅72天时间,便实现了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生产厂房结构封顶,创造了新站区建设史上的奇迹。 据悉,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举行了誓师动员大会,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根据相关规划,海润光伏将主要生产太阳电池及组件,一期工程投资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策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谋划集制造、存储、运输、加注、多元应用于一体的低碳清洁氢能产业体系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加强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氢能领域合作和示范应用,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加快氢能及装备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印发了《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进一步推动钢铁、化工等企业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暖,探索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其它有机生物质协同生产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协
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的日子。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这天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为社会带来新型节能光源。自然资源匮乏,加上上世纪四大公害病给日本带来的切肤之痛,使得节能意识在日本较早地被唤醒。福岛事件后,日本在电力短缺中求存,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除了LED这种革命性技术外,近年来,日本在节能领域还进行不少创新。研究机构、企业及日本民众对节能环保都有强烈的意愿。电力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也承担着促进节能的重任。经过多年
据国际核工程网5月14日报道,英国的塞拉菲尔德公司正在结合金属和塑料的三维扫描和打印技术,以帮助核燃料循环和核武器工厂的退役。塞拉菲尔德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唐娜说,3D扫描和打印为那些老式核电站中不能被替换的传统产品部件提供了机会。她说,“这些老式核电站很多部件都是一次性设计,这使得其零件更换既昂贵又耗时”。塞拉菲尔德公司已经开始利用三维扫描,利用三维蓝色发光二极管扫描技术为40吨的固体废物输运瓶设计一个新的瓶盖,用以运送塞拉菲尔德核电站的放射性核废料。最近在坎布里亚郡举行的一个会议现场上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最新的3D技术、金属打印机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2月14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迎来了其成立的第25个年头。在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发表了一场主题为“生生不息”的演讲,回顾了隆基的发展历程,展望了隆基未来的绿色能源发展蓝图,并向所有支持隆基成长的人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从行业本质出发,
当地时间1月22日,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高海纯受邀在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与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戈尔,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诺贝尔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等嘉宾,同台探讨应对气候变化,呼吁能源转型不仅关乎能源,更关乎人的尊严、安全和机遇。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高海纯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宁德时代旗下江苏时代溧阳工厂荣获由欧洲知名管理咨询集团瑞欧盈-埃非索管理咨询公司(ROI-EFESO)颁发的工业4.0中国奖“智能可持续奖项”。至此,宁德时代已有三家工厂获得智造领域的“诺贝尔奖”——“工业4.0奖”,是全球锂电行业唯一获奖者。据了解,ROI-EFESO工业4.0奖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内容提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试验验证、认证认可、技术标准等技术支撑。聚焦智能制造
近日,在美国举办的第52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光伏专家大会上,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被授予WilliamR.Cherry奖,以表彰其在光伏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该奖项被誉为“光伏界的诺贝尔奖”,徐希翔博士也成为首位荣获这项殊荣的华人科学家。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上海SNEC展会上,隆基绿能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的权威认证,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4.6%,再次刷新了隆基团队此前创造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本着求真务实的实证研究态度,隆基电池研发团队多
3月30日,“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活动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以“助推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青联指导,国家能源集团、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央企业团工委共同主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近日,两位国际风电大咖,丹麦的HenrikStiesdal和英国的AndrewGarrad在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时共同表示:大功率的风电机组依旧存在各种挑战,追求更大叶轮直径、更大额定功率的风机“军备竞赛”必须停止!国际大咖:风机“军备竞赛”必须停止该言论一时掀起了国内外对于风机大型化“军备竞赛”疯狂争论,要
Earth.org网站发表文章,点评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的成果和不足。COP28取得了什么成就?1、全球盘点(GlobalStocktake)按照2015年《巴黎协定》的规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进行了第一次全球盘点,全面评估各国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清洁能源装备累计装机容量约12.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核电发电量创历史新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成功吊装、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