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京津冀近期为何持续“十面霾伏”

2014-10-27 11:25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冯永锋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几天的华北又是一片“十面霾伏”。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仍然受到中度以上雾霾天气困扰。为此,环保部25日组织“专家分析会”,向公众解析雾霾持续的原因和一年来大气治理的成果。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预报员丁俊男:

污染积累导致消散不利

10月26日,因为冷空气南下,空气质量短暂好转,但此轮重污染过程仍旧要持续到本月月底才可以彻底消散。11月初,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将好转。

按照我们环境监测的结果预测,当前至30日,污染扩散传输和沉降的条件总体较为不利,27日夜间冷空气的影响减弱后,会出现污染积累的过程。29日和30日出现重度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京津冀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

秸秆燃烧是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期京津冀等区域内频频遭遇“霾伏”,原因是10月到11月间,处于秋冬季节转换时期,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值得注意的是,秸秆焚烧确实在这几次污染过程中施加了不小的影响。

具体到这一次,我们分析后发现,构成PM2.5的“内容物”,有两个污染物含量非常高,一个是钾的含量,这是和秸秆焚烧有关系的;第二个是硝酸盐的含量,主要是从氮氧化物转化形成,包括汽车尾气、燃煤企业的污染导致。

持续的环境监测和分析,有利于掌握每次不同的污染原因和规律。掌握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污染规律,当地的空气治理工作,就能够按照可能的、每一次不同的来源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每个地方对本地污染形成的真正原因越来越清楚,将为制定个性化的、更加有效的重污染防治预案奠定基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宫正宇:

“大气十条”颁布一年后效果明显

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多年来的环境监测情况来看,10月发生的数次灰霾污染过程,虽然仍然持续了往年污染程度重、累计速度快的特点,但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实际上有所减轻,这与国务院“大气十条”实施一年所采取的措施有很大关系。

比如2013年10月份那次重污染过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周边地区,也包括东北、华东和东南地区,一共涉及了14个省区市,影响范围有66万平方公里。今年10月份这次重污染过程,一共涉及10个省区市56万平方公里。从污染的强度上来分析,大多数城市的污染物的浓度比去年是有所下降的。

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治理过程中不断调整措施。除了“联防联控”外,也要建立区域层面上的大气污染优化治理体系,包括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执法等。这样,雾霾治理就能越来越有成效。

原标题:京津冀近期为何持续“十面霾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