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海南垃圾分类:举手之劳难推行卡在哪儿?

2014-10-28 10:17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拉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海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分类要做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无论是设备采购还是深入宣传,都需要资金投入

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由于缺少激励和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用2~5年时间推动强制分类工作,明确规定垃圾的分类,制定出指导操作性强的分类说明。在此过程中,必须下决心改变居民投放垃圾的习惯

2000年6月,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如今,14年过去,各试点城市收效甚微,适合国情的垃圾分类途径依然没能找到。

同样的情况也在海南省上演。

自倡导垃圾分类收集以来,海口、三亚先后成为省内试点,然而,虽历经多年、多阶段的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距离找到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法,仍有漫漫长路。

那么,海南垃圾分类推进究竟卡在哪?前路又在何方?

海南省垃圾分类屡败屡战

2003年试点,上千垃圾箱形同虚设;今年3月再试点,居民参与率逾90%

据海口市环卫局局长李永胜介绍,海口自今年3月1日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工作以来,基本达到预期效果,试点单位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以上,投放准确率达到85%以上。

其实,早在1990年代,海口就开始小范围进行垃圾分类试点,最后却无声无息。2002年底,海口出台方案,翌年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当时设置了便于区分的上千个环保型分类垃圾箱,桶上标有明显的分类标志,替代原来的垃圾圆桶。

然而,到2010年,街头垃圾分类箱仿佛是摆设:不仅市民意识行动没跟上来,连相关的垃圾后续处理设施也未跟上。当年8月,海口再次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废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4类。但这些新式环保垃圾箱“上岗”几年,市民分类投放垃圾意识仍较薄弱,多数垃圾箱常“吃”错东西。

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三亚等其他市、县。2010年、2012年,三亚先后两次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两市垃圾分类初见成效,但距离成功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在充分总结以前试点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海口再次重启垃圾分类试点。这一次,他们将分类方式改为三分类,试点单位也只划定4个区每个区的1条道路1个住宅区。

“经过之前的试点工作发现,摊子铺得过大,运作管理有难度。”李永胜说,希望这次能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试点,总结出真正适合海口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的经验及做法,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和推进。

“2010年试点时垃圾分类分得过细,操作太麻烦,所以很难坚持按要求去投放垃圾。”市民赵凌云说,这次操作起来比过去简单得多了,自己将积极参与。

由于这次找准了切入点,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据日前海口市环卫局调查,4个试点小区、道路日产生活垃圾约27吨,其中可回收物约1吨、餐厨约2.65吨、其他垃圾约23.35吨,日减量约3.65吨;由此推算年减量垃圾约为1314吨。

原标题:举手之劳难推行卡在哪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海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