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市场正文

污泥处理能否两招解三难 何时迎来“艳阳天”?

2014-10-30 14:51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高志民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难题三:谁来买单?

来自台湾的福建庄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秀梅在海外创业多年,其公司自主研发出的“城市污泥磁化低温热解技术”就探索出一条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据林秀梅介绍,利用该公司“二段回转式污泥磁化热解成套节能装置”,可直接在污水处理厂内就地处置,无需另觅新址,不必转运和脱干污泥,避免传统压滤模式处理过程中,因掺入石灰等添加剂造成污泥中有机肥效丧失,影响污泥终端产品的资源化再利用。

技术虽好,但在市场推广中却面临着窘境。“我们公司只能获得很小的市场份额。”林秀梅说。

其实据记者了解,不仅是民营小企业,就包括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为代表的国企,还有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市场也并不景气。很多企业一年只有一个新项目。

究其原因,市场的冷淡是由于污泥处理成本较高,而污水处理厂并没有这样的资金可以投入。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开出污泥处理处置投资347亿元的大单,但谁来买单、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依旧不明。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由于征收标准较低,往往连维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都有困难。污泥处理费未开征,运行资金没有着落,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有意无意地将污泥处理的责任旁置。

“在缺乏清晰的行业付费机制的情况下,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污泥企业的生存困境。”胡峻铭说。

两招能否迎来“艳阳天”?

针对这些情况,多位专家提出了几种可以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第一招——水费提高几分钱、污泥处置全到位。

专家认为,政府作为污泥处置主体,原来要考虑征地、运输、运营等多项费用,如果能采用就地处理模式,将可省去上述各项费用的投入,进行合理的价格测算后,可直接将污泥处理费用包含在污水处理的吨费用中予以适当调整,政府将污泥处置主体转移给企业后,只要承担监督管控职能。

第二招———政府定规则、企业来唱戏。专家建议,可以改变污泥处置投资、运营模式。政府应当从污泥处置的投资、运营的重负中解放岀来,把污泥处理处置权真正交给市场。可实行BT(建设-移交)模式并选择工艺路线,政府制定市场准入规划,确定污泥不出门处置的环保要求、投资限额、运营费用等,企业先投资运营一定期限,经环保检测和经济测算,达到BT要求后移交、结算,反之由项目承接企业自负投资损失。

据了解,我国正抓紧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重点对工业废水提出要求,有望使污泥处理处置产业迎来“艳阳天”,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并将推动环保项目进一步产业化。

原标题:污泥处理能否两招解三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处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