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关于中美达成气候协议 中外媒体都是这么说的

2014-11-13 10:26来源:无所不能作者:kingway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清洁能源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然而,奥巴马这次偏偏就就拿“煤炭”开刀,这意味着美国对待气候变化的态度变得更积极。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环境事务分析员罗杰˙海拉宾(Roger Harrabin)对这一问题做了如下评论:

美国多年来所担心的是,如果实行减排,就会导致能源价格上升,这样就业机会就会流向中国。现在两国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如果我不行,你也别想”变成了“要是我可以,你也可以”。

奥巴马总统的从煤电着手削减碳排放,这一政策曾经差点被共和党推翻。

中国则提出了一个长远的“排放峰值”计划。中国目前的排放轨迹与欧洲和美国类似,即“先污染、后治理”,毕竟中国还有许多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科学家担心这份协议还不够有力,但是起到了先锋作用,给全球传统化石燃料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随后,多家中外媒体对这个“里程碑”事件也作了解读:

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等于承诺了排放峰值点,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天花板”被量化确定。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诺,把过去五年五次全球气候谈判大会试图谈成的事,给谈成了。

路透社(Reuters):美国官员称,中美两国经过数月谈判,达成该协议。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这是中国首次承诺给本国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上限。

《卫报》(The Guardians):依据美国之前为2005到2020年减排做出的计划,美国的新承诺也将本国自2020年起的减排速度提高了一倍。

《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这个可能会影响未来数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消息令多数气候变化专家感到意外,因为许多观察人士原本预计中美会做出一个更加软性的承诺,或发起一系列影响有限的行业倡议。

就这份联合声明的重大意义,各研究机构负责人也纷纷做出评论:

“此番协议向全球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再加上此前欧盟所作出的减排承诺,这表明全球几大经济体已经在发展低碳型经济的问题上不再有犹豫,这种共识对全球的影响甚于各方所提出的具体目标所带来的影响,也给明年的巴黎气候谈判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

“中国承诺到2030年将非化石燃料能源结构的比例提高20%左右的目标并不难实现。因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将比例达到15%,所以只是在10年中提高5%。” ——北京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气候学者王韬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全面解决方案:如何才能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碳排放,同时还能保证经济繁荣和能源安全,并减轻大气污染”。 ——无党派人士智囊团“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研究中心”的执行副院长埃利奥特˙德林格(Elliot Diringer)

“这次两国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正值明年巴黎气候峰会前夕,所以意义十分重大。这两个排放大国都设定了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 ——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国际律师全球气候变化负责人马丁˙维尔德(MartijnWilder)

“这份协议有望督促其他国家‘上道’,使得明年在巴黎达成全球协议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美国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主席鲍勃˙珀西亚塞普(Bob Perciasepe)

“没有任何国家会像美国和中国一样对气候争议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在气候谈判的历史上,美中两国曾经都是最不愿意妥协的国家,而这次他们同意承担更多责任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强有力的积极信号。”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的国际气候政策主任杰克(JakeScht)

“中国的目标体现出,中国正在履行“将经济发展从煤炭中摆脱出来”的重要义务。美中两国已经把国际气候谈判视为头等要务。” ——美国进步中心(the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总裁尼拉˙坦敦(Neera Tanden)

“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气候变化合作。如果这两个气候大国可以合作,而且是针对不同的两个方面,那么还可以带领世界其他国家共同进步。” ——联合国基金会(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副主席蒂莫西˙沃思(Timothy Wirth)

原标题:关于中美达成气候协议,中外媒体都是这么说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温室气体排放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