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新环保法实施在即 专家热议钢铁节能环保趋势和出路

2014-11-20 10:28来源:中国冶金报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际钢铁协会代表亨克-雷明克先生介绍,国际钢铁协会对能源利用的逐步提升提出了“五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是进行有效率的管理和决策;第二步进行原材料质量的改进,在经济性的前提下,找到质量最好的原材料;第三步是保证工艺的可靠性,看所选用的工艺是不是最优化、是不是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功效;第四步是改进操作的收得率;第五步才是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

亨克-雷明克表示:“这五步对钢铁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现在一提到节能,厂长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上一个节能的设备或者技术,就可以把能耗降下来。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要按这‘五步走’,首先进行自身情况的总体分析,改善操作、管理和工艺,最后一步才是具体技术的应用。”

鞍钢集团安环部黄晓煜总结了鞍钢节能环保的思路和做法:实施创新驱动,为降本增效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支撑。一是深度实施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从单体工艺过程向全流程、全系统的耦合和优化展开,例如烧结余热回收与发电技术和烧结风机变频技术与操作漏风率的控制;二是创新节能减排项目运行模式,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充分发挥市场资金和技术,推进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生产经营降本增效。”鞍钢2010年制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并组建节能服务技术公司,采取内外两个合同能源项目平台,推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显著效果。”黄晓煜说。

来自武钢集团的雷体新介绍了武钢的几项举措: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责任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公司每年与重点单位签订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开展全公司能源审计,着手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主体工序低成本、高能效制造技术的研究应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武钢还引进了“能耗桥”能效提升管理工具。“‘能耗桥’是通过计算设备实际能耗与技术极限之间差值,找到损失能源的一种方法。通过集中培训、下厂培训等方式开展头脑风暴、‘能耗桥’、战术执行计划等管理工具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学习,各单位相关人员完成试点产线‘能耗桥’和MIFA(物流与信息流分析)图的绘制,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问题树,形成不同层次的战术实施计划并实施。”

节能环保还需创新引领

潘国友认为,传统以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为支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钢铁行业已难以为继,今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能效优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而以创新能力为驱动的技术持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不断精细化,已成为企业推动能效优化的必要手段。

苏福源指出,今后的技术重点将是物质流、能量流网络技术,工序间“界面”匹配技术,工序节能技术等。

张春霞认为,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有几大趋势:科技创新方面,从依赖国外引进技术转向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主;钢铁工业发展从依靠规模经济转向收缩、控制产能,发展绿色经济;信息化在钢铁工业“三个功能”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拓展工业生态链接;适应原料变化;工程科技应关注污染物控制种类增加的需求。

“钢铁工业主要有5个方向的重大创新工程:一是生产绿色钢铁产品,高效低耗生产新工艺技术创新工程;二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系统集成优化创新工程;三是利用清洁能源,研发应用钢铁生产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四是多产业协作,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创新工程;五是运用安全的信息化技术,优化监控管理及生产控制系统工程。”张春霞说。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教授温燕明表示:“节能减排应当成为推动企业深度调整的核心。对于钢铁工业的三大功能,其制造功能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能源转换功能和废弃物消纳功能,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温燕明提出了企业节能环保发展的“三个力”:第一个是技术领导力。全世界约50%的钢铁产量在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大旗,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身上,企业要敢于创新。中国钢铁企业应当在新形势下,对流程、产品、装备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贡献。第二个是成本的竞争力。如果技术成本高,竞争力是不够的。技术先进要和成本相配才能得到广泛应用。第三个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拥有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原标题:新环保法实施在即 专家热议钢铁节能环保趋势和出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合同能源管理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