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环保产业追踪】迟来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2014-11-23 20:57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李瑞玲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技术重金属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年来规划执行情况如何?

至今,规划批复实施已有3年多的时间,在这近4年的时间里,我国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投入了多少资金呢?

1、源头控制发力,监管、淘汰一大批企业。

连续3年将整治重金属违法排污企业作为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共排查重金属采选及冶炼、铅酸蓄电池、电镀、皮革等企业1万余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079家,责令停产整治1142家。据了解,铅蓄电池企业数量从整治前的约3000家已逐渐向300家压缩。3年来,全国共淘汰涉重金属企业4000余家,淘汰铜冶炼204万吨、铅冶炼296万吨、锌冶炼85万吨、制革2580万标张、铅蓄电池5800万千伏安时。

2、重点行业技术水平及集中度提升,从源头到末端全方位监管与治理。

各省对电镀等表面处理业、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业等重点监控行业实施园区化集中整治。园区化集中整治,不仅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而且通过入园标准提升了产业技术门槛,并可通过清洁生产从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源,通过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加强末端治理力度。以电镀为例,浙江省通过2年时间,即对电镀企业的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宁波市210家电镀企业中,位于电镀园区(集聚区)和工业功能区中的共196家,占比达到93.3%。其他省份电镀企业入园率也达到50%以上。

3、制修订一批排污标准及技术政策

环保部等部门制修订一批涉重金属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标准和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技术进步。如环保部2012年发布了《铬渣干法解毒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HJ 2017-2012),2013年发布了《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2014年发布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标准实施后,电池工业,锡、锑、汞的采选及冶炼工业需要通过改进工艺,加强末端治理等措施减少约50%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

4、400多亿资金投入

今年9月2日,第二次重金属污染纺织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指出,3年来,我国共安排116亿元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并以“以奖促治”的方式带动300多亿元地方和企业投资,完成重点项目1496个。

“十二五”末机遇

2011年2月18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视频工作会议中透露,未来5年,国家计划投入750亿元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央财政将以百亿元为单位增加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投资。以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已总计投资400多亿元计算,“十二五”末仍将有300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到重金属污染治理。

那么这笔资金在哪儿?

2011年,我国启动了首个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方案以民生应急保障、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为重点,计划总投资595亿元,完成项目927个。《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2-2015)》显示,2012-2015年,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需完成项目856个,总投资505亿元(国家支持138亿元,省级投入97亿元,各市和县市投入105亿元,企业自筹165亿元)。据调查,2012年湖南省启动100多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2013年启动228个,2011启动70多个;2011至2013年,湖南省总计启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400多项。那么,“十二五”末湘江流域依然有400多项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需要启动。以平均投资来算,也将至少有20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根据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后期(2013-2015年)将以历史遗留污染治理试点示范、科技攻关、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治理区内搬迁为主,那么这或将成为200多亿元资金的方向。

原标题:【环保产业追踪】迟来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防治查看更多>修复技术查看更多>重金属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