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吸收器在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该工艺中关键设备,吸收器的效率不仅直接显现到产品净化度,也涉及到能耗高低。付产品的生成量等主要的化工生产指标,因此伴随着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的发展,吸收器也一直是该领域中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1 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脱除H2S反应的特点
用湿式氧化法工艺脱除H2S时和胺法有显著的差别,因此工艺设计和吸收器的选型上呈现不同要求。在胺法中,H2S在液相中与醇胺的反应为质子反应,可按瞬时间可逆反应处理,依据这种反应机理,为了达到净化气质量要求,吸收塔要选用气液逆流设计。而在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虽然碱液吸收H2S的过程和胺液相类似,但吸收H2S后产生的HS-被氧化为元素硫的反应打破了吸收平衡。从而使总的反应,即物理吸收和化学反应成为不可逆的。这一原理不仅使之可以获得比胺法更好的H2S净化度,而且提供了设计气液并流吸收器的可能性,为当今高效强化传质设备的应用,创造了一个平台,而这些强化设备的应用会使该工艺的面貌焕然一新,能耗和投资将大幅降低。
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脱除H2S时吸收过程可以分为H2S吸收和HS-的氧化,前者的吸收时间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瞬时的,在sufint法的报导中吸收H2S的时间在0.05秒内95%H2S吸收,而超重力反应器中气体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1秒,而后者是一个慢反应。随着吸收液的不同,析硫时在15min~40min这种巨大的时间差为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当今用湿式氧化法处理的气体中无论是水煤气,天然气还是焦炉气均含有一定量的CO2,尤其是供尿素合成用的CO2,几乎全部为CO2,CO2存在会产生CO2和H2S的共吸收。溶液吸收CO2会引起溶液的PH值的波动,副产品增加,这是吸收器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2 现有吸收器的概况
2.1 国内运用的吸收器
国内绝大多数湿式氧化法工艺装置均在常压下运行,采用吸收器的型式一般常见的有填料塔、喷淋塔、旋流板塔、喷旋塔等。在压力下操作的吸收器型式也很多,除上述塔型外,还有复合塔。这些塔型的设计均依据是通用的吸收塔理论设计的,吸收溶和被净化的气体体呈逆流运行,气体在吸收器中的停留时间要几十秒,边吸收边进行析硫反应,析出硫和其它杂质易沉淀在填料或塔板。多数的吸收塔往往会出现堵塔现象,这是目前使用厂家普遍出现要求解决的难题。
也有少数厂家用喷射塔,实现了气液并流式吸收的过程,由于设备强化过程设计达不到要求,单级脱硫效率不高(70%左右),不能得到大量推广。
最近几年国内已将超重力吸收器应用于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已有四台设备运行了几年,其中两台用于从焦炉煤气的粗脱硫,两台用于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工艺中吸收尾气中除去H2S。下面实例是中北大学的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山西某集团合成氨厂设计的超重力吸收器的运行数据:
① 原料气组分: V01%
CO2 CnHm H2S Σ
98.97% 0.35 0.68 100.00
单台气量(Nm3/h) 21000 Nm3/n
②系统运行温度~32℃,液气比~10L/m3,超重力因子>106.2,溶液中Na2CO3浓度~12g/L,酞菁钴浓度15PPm时,出口气体中H2S含量<50mg/m3。
③运行中脱硫率≥99%时,进出口CO2浓度的变化<0.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25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西江发电厂2×660MW燃煤发电工程#1机组正式投产4月19日,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详情点击辽宁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开工4月17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25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西江发电厂2×660MW燃煤发电工程#1机组正式投产4月19日,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详情点击辽宁抚顺高新区热电联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展现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的成效。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10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例3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例7件,
4月24日,国能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如下: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639,
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639,招标人为国能(东营)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东营)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
根河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5、6、7号炉超低排放改造(PC)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3-322)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1.招标条件本根河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5、6、7号炉超低排放改造(PC)项目已由相关单位批准建设,招标人为根河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
4月24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中能建崇左2×660兆瓦电厂工程1号机组高质量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运行期间,整套机组系统稳定,各项性能指标良好。上午9时,中能建崇左2×660兆瓦电厂工程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暨移交生产仪式在集控楼集控室举行,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4日,福能股份公告称,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增资控股东桥热电,负责开发建设和运营泉惠热电联产一、二期项目。泉惠热电联产二期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拟建设2×65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配套建设脱硫、脱硝等设施。泉惠热电联产二期项
近日,广西钢铁超低排放重点项目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顺利通气进入试运行阶段。经精脱硫处理后,高炉煤气总硫含量降至1.6mg/Nm,优于设计标准,将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为公司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据悉,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降低高炉煤气含硫量是环保治理的难点。广西钢铁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
4月18日,由龙源惟德承建的邢台德龙炼铁总厂230㎡烧结机脱硫改造项目顺利投运。实现“超预期”的建设效率与技术突破。攻坚提速,刷新工程建设“加速度”自2024年12月17日开工建设,龙源惟德积极响应邢台德龙提质增效的号召,项目团队主动加压,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力争尽早竣工创效。在团队的不懈努力和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详情如下: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8月7日,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发布了关于对寻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批复决定的公示。关于对寻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批复决定的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深能环
作为降低碳捕集成本的马拉松式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化学家们现在已经展示了一种捕集二氧化碳(CO2)的方法,与目前的商业技术相比,成本降低了19%。这项新技术与商业化的同类技术相比,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的能量减少了17%,超越了阻碍其他形式的碳捕集技术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障碍。而且它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在现有的碳捕集系统中。
2020年9月17日,由江苏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联合中国长江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江苏省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集群共同主办“第十三届中国(江苏)国际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盛大召开。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北极星电力APP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很荣幸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创造了光伏制氢转化效率的新纪录,找到了一种低成本制氢的方法。澳国立大学日前在官网发表公报称,该项目由西瓦·卡鲁图里博士和申何萍博士共同领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论文指出,新研究通过低成本的半导体材料,使光伏制氢的转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创造了光伏制氢转化效率的新纪录,找到了一种低成本制氢的方法。澳国立大学日前在官网发表公报称,该项目由西瓦·卡鲁图里博士和申何萍博士共同领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论文指出,新研究通过低成本的半导体材料,使光伏制氢的转
摘要:通过介绍污泥堆肥(生物干化)项目臭气治理现状,阐述了除臭问题是制约污泥堆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对比各种除臭技术,分析污泥堆肥臭气成份后,得出结论:化学生物组合除臭工艺与植物液除臭工艺相结合是适合污泥堆肥项目的选择。最后介绍了除臭系统设计选型主要参数,并且指明在污泥处理工艺设
摘要:钢铁企业低温循环水余热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而热泵技术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介绍了高效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亮点,阐述了寒冷地区采用高效热泵技术回收工业循环水余热在供暖中的应用及效果,具有行业引领的积极作用,经济效益及环保效应巨大。关键词:循环水余热、高效热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集中招标2020年第五批物资招标采购,招标编号:TJWZ2020007,涉及阻容吸收器、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在线监测装置、铜排、高压线路金具、运检用其他设备、10kV电力电缆、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机房配套电力线缆、电量采集装置
靠近北达科他州中心镇的MiltonR.YoungStation和燃煤电厂一样不起眼。但如果它的所有者MinnkotaPowerCooperative有办法,这家工厂很快就会闻名全球。总部位于GrandForks的电力合作组织发起了Tundra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厂碳捕获设施,最早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如果MinnkotaPower筹集到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新型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纯相χ-Fe5C2催化剂的高碳效率合成气直接制线性α-烯烃技术》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该研究通过原创“纯相χ-碳
12月21日,今日智库注意到市场流传着“2024年1月1日恢复煤炭进口关税”这一则消息,具体如下:今日智库第一时间登录了财政部关税司的网站查阅,官方网站公布了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首先附件中提到的“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全文并未涉及“煤”字眼。其次,查阅具
克拉玛依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优越条件,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超百万吨。另外,两大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全年用氢量超过10万吨,绿氢替代空间巨大。氢能兼具负荷、储能、电源多种角色,其对绿电的大规模消纳作用重大。在加快绿氢基础建设方面,克拉玛依拥有建
近日,瓦尔登技术集团旗下城康团队在甲烷催化裂解制氢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甲烷连续裂解工艺及甲烷裂解高效催化剂,实现了甲烷一步热解制备氢气和碳纳米材料。与高温热裂解法(1200℃)和熔融金属裂解法(900-1100℃)相比,通过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热解温度,在中高温下进行裂解
日前,中国石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开工,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该工程主要利用当地风、光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当地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在“双碳”目标下,绿氢被视为助力煤化工产业深度脱碳的利器。除了上述工程
1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2年版)》,《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7年版)》失效。《目录》中共包含164类行业及生产工艺,62种工业设备。详情如下: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2年版)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日前,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区总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在涉及清洁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强调,力争到2025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45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电力装机比重达到80%左右,占新增发电量比重超过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不含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区内消纳和外送电比重均达到30%以上;光伏制造产业居行业领先水平,风电制造产业能够支持区内及周边资源开发,培育形成氢能、储能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我国“碳中和”进程还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目的是保障发展中减碳,从而在现有和未来的能源结构及技术体系之间实现柔性的可持续转变。因此,煤炭和煤化工技术将在“双碳”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日前,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气体分离设备分会主办的2021第二届变压吸附技术产业发展大会暨双碳背景下吸附分离技术工业应用高峰论坛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科研院校、行业协会、设备生产企业及用户企业等单位的80位专家,围绕变压吸附设备技术减碳路线进行讨论,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聚力献智。
中国的能源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足,目前正在从足到优的路上前进。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能源行业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工人吃苦耐劳,以国企为主的能源企业敢打硬仗,过去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未来低碳转型中,困难也会变成新的机遇。
2020年,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时间节点上看,留给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202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高达56.8%。由此可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加速转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其必经之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