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人物正文

王文彪:生态修复生意链

2015-01-05 11:49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宋馥李关键词:煤炭清洁利用亿利资源王文彪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是全球遭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km,占国土面积的27.46%。根据库布其治沙实践经验看,中国可治理的沙漠如果全部得以利用,就能增加近2万亿元的绿色GDP,就能让2亿多沙区人口脱贫致富。

商业化治沙

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河北省将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PPP模式,由亿利资源投资河北省生态建设,在G6高速公路怀来段70公里至122公里处的鸡鸣山和高速两侧适合地带建设 “2G生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打造长50公里、宽2公里的奥运光伏迎宾廊道,沿线打造“生态光伏产业”项目。

生态修复和光伏发电扯上关系,仍然源于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实践。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做了110万兆瓦示范项目。王文彪认为,在沙漠里做光伏电站一举多得:光伏发电板在上面发电,下面可以做牧场,可以养鸡、养羊,搞蔬菜大棚等,另外,用沙生植物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

沿着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可以看到一排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光伏电板。这样的商业探索,已经在库布其沙漠见到了效益。王文彪做过一个测算,在这个商业模式下,不仅光伏产业有投资效益,也促进了生态修复的效益,其中生态收益占到光伏收益的20%多。综合看来,这门生意就大有可为了。

这是最让王文彪兴奋的原因,把光伏产业运用到废弃土地利用和荒漠化治理上,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可以做成百年的产业。换句话说,可以把生态修复做成一门生意。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治理沙漠,王文彪获得了无数的奖项。但在商业世界里,大家始终觉得,治理沙漠是一项公益事业,不是个可以赚钱盈利的好生意。甚至前两天,王文彪的一个朋友来访,仍对王文彪心存疑虑:修复沙漠,你得等200年后才能赚了钱?

这种“偏见”是无形的压力。王文彪说,这种压力我背了很多年,现在就是要通过创新,让本来200年才能赚到的钱,缩短到20年、10年,甚至5年,这样才会有资本来投入到生态修复中。

9月份,在库布其沙漠,王文彪特意请来了卢志强、王玉锁、南存辉、朱新礼、茅永红、潘刚、徐冠巨等八位具影响力企业家,一起来探讨生态文明,通过考察库布其沙漠的生态修复实践,让这些企业家相信,生态修复是可以赚钱的。而亿利资源和汇源集团已经结盟,在库布其沙漠实施现代农业开发项目,在集约化农业、种植、养殖、牧草和观光旅游等产品的研发上,双方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眼下,这便是推广这个产业的极好的机遇。2014年12月,亿利与河北省数次会谈,王文彪与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会面上,力陈这个模式的优点。崇礼建设150公里的生态光伏景观大道,王文彪测算了一下,此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2亿吨,吸收二氧化硫24万吨,可吸收粉尘3000万吨。当这个项目做成,亿利便有了一张崭新的名片,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入到生态修复中。

原标题:王文彪:生态修复生意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清洁利用查看更多>亿利资源查看更多>王文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