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市场正文

运用市场机制 释放环保市场活力

2015-01-13 08:22来源:生意社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针对第三方治理对环保企业的意义,这位负责人认为,目前,新环保法已正式实施,一些环保投入较少的钢铁企业,很难在短期内靠自主研发解决环保技术难题。而第三方专业公司技术实力较强,经验丰富,在烧结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整体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近期有望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拟设立500亿元国家环保基金,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提供低利息、长周期的优先贷款。

“未来环保将走专业化的道路,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装备优势的企业,可能拿不到项目,即使能拿到也不一定能做得好。同时,环保治理将走一体化的道路,即投资、运行管理、技术装备配套和日常服务等。这就要求环保企业要有较强的实力和管理能力、服务能力。”该负责人说,“技术过硬、装备先进稳定,资金有来源、有保障是两条硬杠杠。资金来源需要投资公司等社会资本的关注,以及政府低息长期专项贷款等优惠政策的支持。此外,还有钢铁企业的支持、配合,甚至担保等。”

治污市场化要求政府只当“裁判员”

胥树凡认为,在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方面,政府应该当好“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环境污染社会定价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购买的第三方服务,只有在市场公平透明环境下进行竞争性定价,才能够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方法,充分反映环境治理价格等客观成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所以,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长,要让市场的“手”去调节。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用现有的技术来解决当前环境污染的常规问题也不存在问题。“但是,现在的环保产业最急需的是建立一种体制机制,把市场、技术和资本融合在一起,让民间资本真正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变成现实的市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胥树凡强调说。而这些就是政府“有所为”的事情。

胥树凡指出,在国家层面上,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平台,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如尝试建立公共环保基金、股份制、股权抵押等可行的模式,制定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以及采取公开、透明的监督手段,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环保市场等。

在环保部门的层面,胥树凡认为,首先要完善环保体系,制定合理的环境标准,完善环境执法的方式和手段,严格执法,杜绝违法排污的行为。其次要维护市场秩序,制定好市场规则,保证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的公平竞争,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再其次要打破经济所有制藩篱,让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公平竞争,并享受同等的政策支持和优惠,以及多元的融资渠道。最后要建立严格、公平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此外,还要建立纠纷仲裁机制和第三方考核体系,明确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和服务要求,建立各方的问责机制,保障公开信用,充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环保部门只要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大大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环保产业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有新思维、新观念,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奋斗。”胥树凡强调。

原标题:运用市场机制 释放环保市场活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