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湖北严厉制裁 倒逼污染企业退出

2015-01-29 09:45来源:长江商报作者:刘迅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污染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色决定生死。”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继续重视生态和环保问题,提出制订出台湖北省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考核办法,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激励和约束制度。昨日,省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时纷纷建议严管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发现污染问题,用严苛的追责制度,倒逼污染企业退市。

园区实行污水集中处理

“没有青山绿水,谈何经济发展?”谈起生态环境问题,政协委员们都深有感触。不少委员认为,相比国外企业,国内企业在环保意识上还很欠缺,尤其是排污处理的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应该探索以工业园为主体的集体排污处理方式,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省政协委员杜耘说,德国对企业排污有极其严苛的标准。有一年,他到德国参观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这家企业排污经过严格的处理循环,可以直接排放至莱茵河。一打听,这家企业每年仅在污水处理方面投入的研发资金就达30万欧元。“这个数字,不可想象。”杜耘说,他们研发的处理系统销往全世界,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杜耘认为,作为企业,应该有责任意识。他建议在探索治理污染的机制举措上,可在工业园区里做整体规划,建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完善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省政协委员陆培祥表示,在这个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加大政府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用环境指标限制、约束生产,用最严厉的制裁逼迫高能耗、重污染企业退出,反过来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推手,政府部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环保“红线”不是弹性线

在对生态保护的问题上,政协委员们认为,我省陆续出台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地方法规,在法律法规上已相当完善,但从上至下的分级监管方面仍应下功夫。政府部门划定的“红线”标准,应该是不能碰的“高压线”,而不该有弹性。

“发动群众的力量,参与到环保监管中来,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省政协委员杨劭表示,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真正行动起来,将处罚落实到位,威慑高污染行为,还湖北一片碧水蓝天。

原标题:严厉制裁倒逼污染企业退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