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市场正文

首家碳资产管理公司新三板挂牌

2015-02-02 08:44来源:21世纪网作者:张晴 杨志锦关键词:碳排放碳市场碳资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23日,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碳资产”)股票以“汉能碳”的名称正式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碳资产管理行业首家挂牌公众公司。

对于轻资产、融资难的碳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汉能碳资产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创新了融资方式。

而作为首家公开披露公司财报的碳资产公司,汉能碳资产的业绩表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碳资产管理公司观察样本。

2014年1-6月,汉能碳资产净利润为-336.49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主办券商特别提示投资者,应注意行业政策变动、国内碳市场发展缓慢、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目前,中国7个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全部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也正有序进行,市场发展预期明确,预计全国碳市场初步将比试点市场规模扩大4-5倍。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各个环节的具体政策并未明朗,配套细则也还在制定中,政策风险仍然较大。对于碳资产管理这样一个国内新兴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业务重心转向国内碳市

汉能碳资产是国内早期从事碳资产开发的公司之一。根据公开资料,其前身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由 RUIYANG INVESTMENT LIMITED(瑞垟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外商独资企业。2014年4月,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并转为内资企业,同年7月,更名为汉能碳资产。

2006年正是欧洲碳市场发展迅速之时,《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允许发展中国家将碳减排量即CERs卖给发达国家,而中国是CERs的全球最大供给国。

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统计,在行情良好的2004年至2011年,我国在CDM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累计吸引国内外投资超过两千亿美元,直接从国外获得CERs交易收入约50亿美元。

不少国内外企业在此轮行情中大额获利,而汉能碳资产也借此机遇得以发展。汉能碳资产公司公告表示,汉能参与开发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八个项目——如东风电CDM 项目,并开创了项目业主自行开发CDM项目、小项目打捆开发的先例。

但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整体经济低迷和减排目标较低,欧洲碳市场供大于求,碳价大幅下挫,CERs价格从原有的10-23欧元每吨跌至目前的0.3-0.5欧元。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于2011年10月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年底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计划在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

因此,在不少境外机构退出中国减排市场的同时,大部分本土碳资产公司也将业务重心进行了调整,开始针对国内碳市场开展业务。

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目前汉能碳资产的主营业务为碳减排咨询和管理服务,包括CDM项目咨询、自愿减排(VER)咨询、中国自愿减排(CCER)咨询和管理等服务。此外,公司在提供碳减排咨询和管理的基础上,目前也在尝试业务横向一体化的延伸,计划进入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减排项目投资领域。

但由于国内碳市场还在试点阶段,全国市场尚未正式建成,对业务量补充力度有限,因此从汉能财报上可以看出整体行情对经营的影响。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度1-6月份,公司净利润分别为盈利576.5万、亏损67.7万、亏损336.5万;毛利率分别为65.72%、65.98%、46.05%。

转让说明书中分析,由于公司看好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前景,在目前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并未削减员工数量,反而在积极储备项目。所以在项目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与之相关的成本并未明显降低,致使毛利率大幅下滑。

原标题:首家碳资产管理公司新三板挂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资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