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PPP模式在城市水务建设中的应用

2015-02-11 08:47来源:PPP圈微信关键词:PPP水务管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PPP进入普及阶段的背景下,将给水务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水务PPP又将向怎样的方向发展?从目前备受关注的示范项目运作中寻找答案。

上一轮水务行业PPP运作中难点——管网

水务行业PPP项目,如果说把水厂比喻成城市水处理的心脏的话,那么配套管网就好比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无论是供水还是污水处理,虽然市场化运作已经是行业主流,但管网的建设、运营仍然主要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来完成。

为什么管网不能通过与水厂打包整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其主要原因除了被广泛认知的服务价格因素外,还有相关权责不清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水务行业的主管领导,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曾经这样说,现在厂、网分离,厂是一块肥肉,网都是骨头,最后政府的债务问题和政企相互之间运营关系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可以说,虽然水厂BOT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如果不把管网打包进来,新提出的PPP概念与此前的BOT比起来毫无新意。但配套管网的投资规模一般要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投资,甚至是后者的几倍,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如何让民间投资方愿意参与,关键是建立投资方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履约机制的信任。

对于此,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30个试点项目中,已经有项目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1、项目基本情况

华东某市按照“以市带县”方式,将市区及各县区项目整体打捆,包括污水处理厂、市政排水管网、泵站,总投资约41.45亿元。其中项目管网长度750公里,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

最终,项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经营模式是TOT,管网的模式是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期为26年。期满终止时,项目公司将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无偿交还政府。政府每年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排水设施服务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