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黄金水道归入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岂可“污水难收”

2015-03-13 08:31来源:污水处理微信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绿色生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绝不能“污水难收”

而要先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子规划,以此为前提编制经济发展规划。

长江经济带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生长在长江边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长安始终高度关注环保话题。他建议,要先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子规划,以此为前提编制经济发展规划。

“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应划出生态环境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区。核心区就是红线,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绝对不能动,根据这个规划再来进行产业布局。”李长安委员在一张纸上为勾画着,红笔圈起来的痕迹是那么明显,一如他迫切的心情。

根据多年调研的心得,李长安委员为设想中的规划列出了几个重点。一是要保护长江水质,“目前长江水质整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江段和一些支流存在问题,要避免将可能污染水质的产业布局在江边。”

其次是要高度重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转移。李长安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已有沿海和东部淘汰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这太危险了。”他坐直了身子,两手比划着,“产业在东部污染的只是下游,如果转移到长江中上游的中西部后发生污染,影响的将是整个流域。”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是李长安委员最关注的。“白鳍豚、江豚等濒危动物和大量生活在长江里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如果再不注意保护,很可能失去它们。”李长安委员建议,长江沿线的建筑物、水利工程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才能上马,绝对不能“抢跑”。

此外,李长安委员认为,长江的湿地保护也是规划中应该重视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但是湿地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很容易“受伤害”。在长江经济带这一整体概念下,辅以合适的机制,也许能形成湿地保护的合力。

什么样的机制能够有效保护长江生态?李长安委员描述了一个全流域管理机制:将生态指标纳入长江经济带省市地区的考核范围,设立专门的生态管理机构,以编制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对踩生态红线的省市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制。李长安委员说,“过去我们的经济建设已经付出了很多生态代价,决不能让我们的长江‘污水难收’。”

原标题:黄金水道归入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岂可“污水难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江经济带查看更多>三个支撑带查看更多>绿色生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