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评论正文

以“GDP”论英雄 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2015-03-16 10:24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作者:董洁林关键词:环境污染NGOPX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然,中国关于环保和雾霾的讨论已经持续很久了。美国使领馆首先监控并发布中国空气PM2.5数字,刚开始被当成境外势力的敌意而遭受屏蔽。逐渐有一些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在微博和其他平台讨论这个话题,让这个颇具技术含量的概念慢慢深入普通人。科学家们也写了很多环保方面的科普文章,学者们探讨污染根源、批评政府在环保方面不作为的文章也不少,但讨论大多在精英层内循环,缺少穿透和感染普通民众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柴静出现了,白衬衫,牛仔裤。她不是学者,不是官员,不代表任何组织,也不再是职业新闻记者。她以母亲和普通公民的身份把自己对雾霾的由来、危害和解决办法娓娓道来,把枯燥的技术问题说得浅显易懂,带着情感和温度。很多人在看完视频之后,或许不记得她说的细节,但仍然被她的真诚感动着,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对雾霾的战斗。

然而也有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点。关于柴静的争议的本质是发言者用什么框架来看柴静的作品。很多新闻记者不喜欢她的自我带入和煽情,认为好记者应该理性挖掘真相让观众聚焦议题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新闻中心;科技人员关注数字的准确性以及解决方案的科技可行性;经济学者关注事件背后的经济动因并认为解决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最为重要;而政府官员和其他利益集团则注重这个议题的提出和发酵是否有利自己的宗旨。无疑,无论从那个专业来看,柴静的作品都是有瑕疵的。然而,如果把柴静的举动看成是一次公民自发的政治举动,那么这个环保视频的爆发性传播就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事实上,环保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经济问题,更本质来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它关乎一个社会在生活方式上的选择,社会重点向那个方向努力,资源使用的优先度的确定和配置,谁会受益又如何把对一些人伤害减到最小。在这场政治磋商中,每一个群体都不应该缺席,各方意见都应该得以表达,并受到尊重和保护。最后的方案,不一定是科学上“最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经济上“最优化的”,但应该综合考虑包容了各方的利益诉求。

在政治的海洋中,“理性”有其局限,“感性”有其力量。可以说,这次柴静承担的不是一个学者和新闻人的角色,而是一个政治家的角色。这种用个人经历与受众建立关联从而推出议题的方式在现代西方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常见,但在中国却较为新颖和稀缺。因此,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比较特殊的地方,柴静安静的叙述犹如一阵阵春天的细雨,这些春雨除了传递着环保信息,还滋润地告诉人们:我是你们之中的一员,感同身受雾霾之苦,我们一起努力!

由于曾经任职于“体制内”主流媒体,柴静也熟悉官方容忍的言论空间和操作方式,在言论的尺度上把控得当,因此作品得以无阻碍广泛传播,从而在一个重要时刻主导了一个国家谈话的重点和议题。可以说,柴静填补了中国独立政治家的空缺,在“两会”期间以普通公民之身,“代表”那些受雾霾之苦的人,提出了一份漂亮的环保议案。笔者认为,她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没有“代表证”的人民代表!

柴静“感性”成功地与广大民众链接,难道没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现在和未来的“理性”各类精英们学习和思考吗?

原标题: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