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评论正文

以“GDP”论英雄 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2015-03-16 10:24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作者:董洁林关键词:环境污染NGOPX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两会”之前,中国媒体人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引爆了民众关于雾霾和环保问题的激辩。关于“劈柴”还是“护柴”的争议已经汗牛充栋,基本失去了焦点和理性,甚至造成了个别朋友反目,无须再说。而柴静拟推动的环保议题,应该是个持之以恒的话题。

回顾中国最近环保议题的讨论,无论是柴静启动的声势浩大的雾霾讨论,还是由崔永元主导的关于转基因的辩论,以及之前不少有关PX建厂的民间激烈抗争,很多传统的精英阶层和意见领袖,如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发现,他们理性的声音被汹涌滔滔的民意淹没。因此有人担忧,在环保领域里“非理性”泛滥,因此失去了理性解决问题的空间。

经济学家们在计算:提高环境污染门槛会给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推动环保会造成几个GDP点的滑落?科学家们的思考要点是:柴静这样的非专业意见领袖提供的数字准确吗?雾霾与人均寿命和癌症发病率有何关系?转基因是不是真有害?PX毒性到底是多少?企业家们的思考在于,在环保推动的过程中,谁是是输家谁是赢家?会消灭什么商机产生什么商机?那些技术会胜出,那些产能会消亡?政府官员的算盘是:治污将需要多少钱?提高污染门槛会不会让本地区的工厂关门、工人下岗,环保会如何影响税收和稳定?

这些理性讨论没有错,但不无局限。更遗憾的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们看见的是一群精致的、高高在上的专家和权威们如何在冷冰冰地计算“整个社会”的得失,而无视受伤害的个体和他们的感受,精英们与公众的情感链接是断裂的。

首先,精英们的讨论往往太过宏观,在一些抽象数字的掩盖下,忽略了在污染和环保的选择下,不同的个体损益极不对称的事实。例如,经济学家们习惯于以GDP高低论英雄,而政府也陷入了这个思维模式,即使污染横流,也常以“先发展污染,后治污”的逻辑作为借口。这不仅是懒人们不力求创新的愚蠢逻辑,同时,享受GDP增加好处的人往往是工厂老板和管理者们,还有收税的政府,但承担污染之害的却是企业周边的居民或许更多的民众,甚至还有未曾来到这片土地这个世界的子孙们:这些受害者凭什么支持污染他们生活而造福他人的GDP?

有人说,科学是理性中立的,这或许有几分道理,但科学家可以有温情。就拿PX来说吧,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比重0.861,熔点13.2℃,沸点138.5℃,闪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7.0%(体积分数)。”据说去年广东茂名反PX项目上马期间清华化学系的学生们曾昼夜维护这个条目的“低毒”定性。从守护科学的准确性来说,清华学子们所为是值得赞赏的,但这些科学学子们完整想过PX项目可能的风险吗?

事实上科学的应用常常并非中性,科技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可能惠及一些人,而伤害另一些人。PX这种材料对社会无疑是有用的,然而尽管低毒,化工厂的运行对周边地区仍然有诸多风险,例如,生产过程中间物和排放物是否会污染环境?这种易爆品对周边住户的安全性如何?等等。由于这些风险,居民们拒绝上马这种项目情有可原,而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为了提升“GDP”上项目,还有一些远方的人责怪这些居民自私不愿为为全国人民做贡献,都显得强人所难了。

另外,在有关问题的决策和讨论中,受污染之害的广大群体往往是缺席的,或者说代表性很不够。中国草根非政府民间机构(NGO)很少,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些以环保为主旨的NGO,常常在与各级政府和污染企业的斗智斗勇中艰难生存,未能对污染源形成有力制约。官方环保局正如柴静视频被采访者所说“缺少牙齿”,执法空间很有限。很多地方政府环保局在当地市长的领导下,让环保目标屈就于经济发展和地方稳定的目标之下,不敢对污染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关停和制裁,假装开个罚单了事。

原标题: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