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水资源告急 农业命脉伤不起

2015-03-18 09:23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秦志伟关键词:水资源农业用水资源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立农业用水红线有必要,但也有困难

我国目前农业用水短缺显而易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农业用水向城市和工业用水转移也非常突出。

为此,姜文来提出了建立农业用水红线制度体系的设想。他认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建立我国农业用水红线制度体系是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强烈呼吁建立这个农业用水红线,比如现在农业用水占比是63%左右,就定63%为标准。”高祥照告诉记者。

据姜文来介绍,农业用水红线是指为了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所需要的最低农业用水的数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提高,但考虑到我国灌溉面积还将有一定的增长,应当规定最低农业用水数量。

“从宏观估计,农田水利效率提高节约的水量会被增加灌溉的面积需水量消耗,考虑牲畜用水将呈现更大的增长。”姜文来说,2020年我国农业用水红线至少为400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据了解,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水资源严格管理制度,划定了“三条红线”,其中一条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目前这条红线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将控制指标分配到省、市、县,农业用水有专门的统计口径,也有相应的计量设施。

“如果划定了农业用水这条红线,再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水线来实施,从操作的角度来估算,难度不会高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姜文来说。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估算,农业用水红线究竟划到哪一个层次,如果划定了,农业用水向非农转移受到限制,如何控制这种转移,“还需要做更细的研究工作”。

康绍忠对此也提到,建立农业用水红线很重要,但红线的确定是相当复杂的一件事情,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确定农业用水总量或农业用水比例占多少,既要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对水的需求,更要考虑技术进步的替代作用和用水效率的变化。

“无论是用水总量红线还是用水比例红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康绍忠说。

他从灌溉水生产率的层面解释道,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农业的总用水与粮食的增加呈正相关;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业用水的总量和比例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还减少了,但粮食的总产量仍然是增加的。而粮食总产的增加与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这说明在目前条件下保障有效灌溉面积比增加农业用水总量更重要,在过去的3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7亿多亩发展到9亿亩以上,对粮食总产增加产生了巨大贡献。”康绍忠说,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原来的水平,但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大大减少。

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9000立方米/公顷以上降低到现在的6000~7000立方米/公顷,单方灌溉水的产粮数由0.7~0.8增加到1.58公斤/立方米。“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和灌溉水高效利用更重要,首先应该严格落实好已确定的用水效率红线。”康绍忠说。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须“快马加鞭”

从水资源短缺到国家粮食安全,呼唤节水高效农业的到来。

近年来,国家基于全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3%以上、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等,也一直提倡农业节水。

节水农业不能仅看作是节约用水的农业,它实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节水是核心,节水本身指的是科学用水和调节用水,它是一个整体方案,“所以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技术综合,是一项和水有关的技术变革。”高祥照向记者解释道。

“农业节水技术众多,目前已经构成复杂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姜文来说,在这复杂的体系中,可以将其分解为开源、输水、用水、农艺、管理等农业节水子技术体系,而且,国外农业节水经验值得借鉴。

原标题:水资源告急 农业命脉伤不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资源查看更多>农业用水查看更多>资源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