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企业正文

污水处理设备篇:中国泵产业发展史

2015-03-19 10:03来源:泵友圈微信关键词:污水处理泵产业工业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到2010年该公司销售额就超过30亿元。2012年又更名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还如沃森—马洛公司在中国生产Bredel软管泵、蠕动泵和正弦泵。1993年进入中国的耐驰的单螺杆泵,1994年进入上海的日装机屏蔽泵,1995年进入上海德国WOMA公司的超高压泵,1996年进入沈阳瑞典飞力的潜污泵,1999年进入青岛海斯特的螺旋离心泵,2001年进入上海汉胜公司的高速泵和计量泵,以及德国菲鲁瓦泵公司的多重安全双软管隔膜泵。

总之,中国泵业这15年高速发展呈现出:民营泵公司随中国市场经济形成而生,随市场经济体系完善而发展,其发展所向披靡。国有水泵厂或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的淘汰了,有的学会了游泳,进行了自我完善,大部分变得更加强大,仍然是中国泵业骨干、中坚力量。全球泵业十强等一大批著名泵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投资设厂,促进了中国泵业进步,繁荣了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泵制造业一部分。

现今的中国泵业,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泵制造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公司有1116家,实现营业收入1530亿元,生产泵9701万台,是1996年的12倍还多。15年来,中国泵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已经是世界泵制造的第一大国,超过了美国泵制造业。这15年是中国泵业发展史上高速发展的15年、辉煌的15年。

中国泵工业技术巨大进步

随着世界信息革命席卷全球,再加上中国经济在新世纪高速发展,中国泵工业的设计制图技术、冶炼铸造技术、制造技术和泵测试技术都获得了巨大进步。

在制图设计技术上,当今中国泵公司,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企业,不管是中高管理层,还是泵制造工厂或者车间,电脑应用已经普及。在泵技术或设计部门,CAD制图技术也已普及,被广大工程师所掌握,现今很难找出一块图版或一把丁字尺。现今制图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图面整齐、清洁,又省掉了描图一道工序。

在叶片泵设计中,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相似法、一元流线法和升力法,在新世纪也有了变化,只能作为初步设计了,紧接而来的新的设计方法产生了:如逆设计法、可控速度矩法和优化设计法等,被很多工程师所采用。

近年来,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叶片泵都已经向高效先进水力/结构设计趋势快速发展。有些泵的设计有苛刻空间尺寸或安装尺寸约束;有些泵只需要满足最佳工况点的性能要求;有些则需满足多工况点、特定的整个扬程曲线;而有些泵则要求尽可能扩大高效区范围,这就促使一些公司引进采用商业化的设计研发专用软件和仿真软件,如CN、CFX软件等。

这些软件整合着多年设计、应用和测试经验,优化完成设计并计算出泵流体部件几何尺寸。这些三维水力模型可自动生成网格,从各种最先进、成熟的湍流模型中选择合适湍流模型,作CFD和FEA分析计算并作数据处理分析。整个过程快速、简洁、较可靠。紧接着,叶轮数控加工编程模块,可对叶轮快速加工模拟,检查可能存在设计缺陷,帮助改进设计。另外,也可以用激光快速成型仪制造叶轮模型,直接进行精密铸造再少切削加工便成。总之,整个设计、加工研发周期大大缩短。这种设计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给叶片泵设计、制造带来了巨大进步。

在泵测试技术方面,这15年由于试验实行自动控制,对流量、扬程、功率及转速等进行同步数据采集、控制,通过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技术进行数据的实际处理、曲线绘图、精度分析等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有效提高了测试精度。中国泵工业在这方面也获得很大进步,实现了现代化。这是泵宏观测试技术进步,在微观上,即在泵内流场测试方面,有些泵公司也开展LDV或PIV在泵内流场测试。

延伸阅读:

污水处理设备篇:化工用泵的介绍 

原标题:【史记】中国泵产业发展史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泵产业查看更多>工业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