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清洁煤技术为方向 外三竖起煤电能耗的“中国标杆”

2015-03-25 08:53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李瞧 孙红关键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脱硫脱硝除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外三竖起煤电能耗的“中国标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建成投产时,外三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就创造了287克/千瓦时这一全世界最低的时间运行供电煤耗,在全球电力行业树立了中国标杆。

此后,在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下,外三不断刷新纪录。目前,其综合排放水平远优于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版国家标准,甚至优于燃气轮机的排放标准水平。

作为惟一一家“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外三——这家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屡屡被能源局提及、被业内专家推介、还被外媒评为“世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究竟掌握着怎样的秘诀?

外三是上海申能公司旗下的股份制发电企业,装有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中国首批四个国产百万千瓦火力发电工程之一,同步建设脱硫,于2008年3月和6月先后建成投产,两台机组均配置了脱硝装备。

以清洁高效利用煤电资源为理念的外三工程建成后,全年年均供电煤耗仅为我国火电厂平均煤耗的82%,这就相当于该电厂18%的发电量是“零能耗”和“零排放”。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外三机组投运6年多来,节约标煤300多万吨,意味着节约了2台1000兆瓦级燃煤机组的全年煤炭消耗量,减排万余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日前记者在外三实地采访时,公司大厅实时监测的大屏幕显示8号机组的累计供电煤耗276克/千瓦时,较机组2008年投产时下降了11克/千瓦时——而10克/千瓦时就是煤电行业一代技术的差距。

外三总经理冯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外三的一些主要指标到了看上去很假的程度,曾经让一些国内外同行百思不得其解,觉得非常离谱”。

但更让人吃惊的是来自国外媒体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世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在上海”。国际能源署清洁煤中心总裁称外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电厂”;而西门子火电部首席执行官罗兰费舍尔博士甚至表示,外三新研发的“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是改革高污染发电行业为低排放绿色产业的惟一机遇,是引领世界煤电继续发展的创新技术,如果能实践到工程中,它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火力发电技术的权威”。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排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排。”冯伟忠不断向记者强调这一理念。环保的成本,是不能以牺牲能耗和加大碳排放为代价的。

早在前期工程策划、电厂设计时,外三就未雨绸缪提出了“节能就是环保”的理念,并在投产后持续研发了包括超超临界机组蒸汽氧化及固体颗粒侵蚀综合防治系列技术、大型汽动给水泵组低速启动及全程调速运行技术等12项世界首创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及机组再热系统压降优化、汽轮机凝结水调频技术等6项国内首创技术。

据介绍,在外三,尽管做了大量的技术改造,但其“用于减排技术改造的钱,不但完全可以收回来,而且还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越高环保排放标准就意味着越高投资、越高能耗、越高运行成本的环保困局,走出了一条节能型“超低排放”环保之路,也将一座发电厂变成了一个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

初中毕业就进入上海崇明岛的一个小电厂,从学徒开始,搞过设备检修、运行,干过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最终走进拥有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电厂并实施技术改造,冯伟忠对发电厂的熟悉度,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他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研究创新上,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如何改进机组提升效率。以超超临界汽轮机管道蒸汽侧氧化和固体颗粒侵蚀问题为例,冯伟忠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石洞口二厂项目建设时就开始予以关注。它牵涉到电厂的各个主要专业及设备形式、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控制方式,直至机组启动方式和运行模式等诸多环节。在长达15年的研究后,冯伟忠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理论及针对性综合治理思路。

原标题: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应是能源技术主攻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查看更多>脱硫脱硝查看更多>除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