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抢钱”千亿市场在即 土地修复亟待规范

2015-03-26 08:14来源:微生物技术微信关键词:土壤污染三废土壤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了招标混乱,毒土地治理价格也非常昂贵。湖北省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举例称,广州的广氮地块,从2004年开始就备受开发商关注,因广州氮肥厂早已破产,被纳入政府储备用地,并规划做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由工业性质,转为居住性质,修复资金由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承担,也是广州第一块成功完成土壤修复的住宅用地。

该地块的土壤污染类型,主要为有机污染,,总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合计污染面积11290平方米,污染土方量5963立方米。据透露,整个工程实际耗资六百万左右,而此前预算为六七万。

“这个项目打破了行业潜规则,很多同行不高兴,说我们把行情错误引导。”一位参与该项目的专家表示该专家无奈表示,“其实治理费用并没有那么昂贵,研究所不赚钱,交给公司就不这样了。”他称,我国有环境法、大气污染法、水污染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法等,但对土壤污染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法规不完善,就难以对此有效监管。

此外,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透露,除了项目资金的监管,土地的检测评估也很难坚持。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过程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监管。即使修复完成,也需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修复结果检测评估,并持续跟踪数年,以保证修复效果。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他称,近年由于需求较大,而国家对这个行业没有资质规定,没有准入门槛,因此许多普通土方施工公司也进入了这个行业。有的企业甚至只是将污染土壤挖出、转移、再填埋或者干脆堆放在郊区或者农村了事,极大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几率。据了解,环保部已经开始推进行业管理、制定相关的规范,包括准入制度、专业资质等。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有强大的分解能力,是大自然的清洁工,被誉为“天然环境卫士”。试想,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上的动植物残体将会堆积如山,挤占人类的生存空间,让人类没有立足之地。

于是,以微生物为载体制成的农用微生物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理土壤污染。微生物以污染物为食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了30多年微生物学的刘志恒研究员称,许多微生物“以污染物为食”,如碳水化合物类污染物、蛋白质类污染物和脂肪类污染物都能被各种微生物分解,成为它们生长的能量。且以活的有益微生物为主要指标、用于农业生产和治理土壤污染的制剂被定义为微生物肥料,如今,微生物肥料已经大规模的应用于治理土壤治污。

刘志恒表示,目前微生物肥料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微生物通过代谢将污染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最终产物,或转化为微生物和植物的营养物质,比如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能将恶臭气体硫化氢转化成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硫元素。二是有的微生物含有多糖类黏性物质,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他强调,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利用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治污方法之一。三是把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有益微生物就成为土壤环境中的优势菌,能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

原标题:“中毒”土壤污染容易修复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三废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