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中科院报告:实施碳交易可为广东减少2015年GDP损失90亿

2015-04-08 09:00来源:21世纪数字报作者:卜凡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显著的表现是钢铁行业。2015年,其减排成本约为300元/吨CO2,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55元/吨。

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钢铁企业降低减排成本,其减排意愿必将因为成本的大幅上升而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减排目标达成。

而通过引入碳交易机制,四大行业的平均减排成本理论值可以下降到40元/吨CO2。而如果将碳交易体系的纳入部门拓展到9个行业,减排成本有望下降到30元/吨CO2。

“因此,合理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碳交易的政策利好。” 赵黛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目前广东省也正在开展陶瓷、纺织、有色、化工、造纸等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今年上半年将组织这些行业的重点企业历史碳排放信息的报告与核查工作,研究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

促进经济发展

因为碳交易可以降低社会平均减排成本,所以碳交易可以助力减排目标达成。

赵黛青等人研究测算,按照到2020年实施碳强度下降37%的总量控制目标,广东在2015年和2020年碳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6.46亿吨和7.54亿吨,比基准情形分别减排2%和5%。如果叠加碳交易因素,则到2015年和2020年碳排放可降低到6.44亿吨和7.28亿吨,比减排约束情景进一步减排1%和3%。

更重要的是,赵黛青等人研究发现碳交易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

根据模型,减排情景和强减排情景下,自2013年开始,GDP受到负面影响。2015年,减排会导致GDP损失0.7%,强减排会导致GDP损失0.9%。而在碳交易机制的作用下,强减排情景中,GDP的损失会缩减到0.8%。

也就是说,碳排放约束对GDP有影响,且约束力度越强,影响越大,但实行碳交易机制则会减缓这种损失。

据测算,2015年,碳交易会减少GDP损失0.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经济损失90亿元,而2020年,碳交易机制的存在或将为广东增加900亿元的GDP。

项目组专家汪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0.7%的GDP损失是挺大的,但减排依然值得推进。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年度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境退化成本上升89.6%,直接物质投入上升55%,2010年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成本合计15513.8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5%,远高于减排的损失。

此外,赵黛青等人的研究还发现碳交易机制总体而言可以增加就业。与仅仅设定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项目相比,实施碳交易机制能使全社会新增约4万人的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主要体现在农业、纺织、钢铁、金属制品、电子设备制造以及服务业;而预计造纸、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将出现减少。

“当然这只是理论值,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还有待检验。”汪鹏说。

原标题:中科院报告: 实施碳交易可减少 广东2015年GDP损失90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