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被国人误解的垃圾焚烧厂

2015-04-21 08:47来源:上海观察作者:冰凌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冒烟的烟囱

舞洲工场的烟囱高120米,顶部的金色“蘑菇头”既不见冒黑烟,也不见冒白烟。作为一座24小时不间断焚烧作业的垃圾处理厂的烟囱,实在让人忍不住要问:“这是烟囱吗?这烟囱在用吗?”

要使一座垃圾焚烧厂排放的废气无影无踪,技术设备上并不算特别复杂,关键的是每道程序的细致设计。

例如第一道焚烧程序,达到900℃高温燃烧的焚烧炉算是标准配置,但是要使垃圾在焚烧炉内达到充分完全的燃烧,就需要事先对垃圾进行脱水干燥。如果垃圾中含有水分,就不能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二恶英类有害物质。

舞洲工场的焚烧炉送料装置是一个阶梯式的自动装置,在“楼梯”的上部是干燥火格子,中上部是燃烧火格子,下部是后燃烧火格子,这样一层一层地自动往下给料,就保证了垃圾的完全燃烧,也就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二恶英的产生。

燃烧产生的废气在被送往烟囱之前,还要经过三道过滤程序。首先是用过滤式集尘器过滤掉废气中的尘粒(颗粒状物质),这些尘粒中附着了剩余的二恶英,不能直接排到大其中。接着在气体清洗塔内,经化学反应,去除废气中的氯化氢和硫磺氧化物。最后在脱销反应塔内进一步去除氮氧化物。而在每一道过滤程序之前,为了达到充分的过滤效果,都要先经过调温塔或者加热器,把废气的温度调节到该过滤程序所需的最佳温度段。

日本的二恶英排放标准是1ng-TEQ/m3(即每立方米1纳克毒性当量),而舞洲工场达到的排放标准为0.001ng-TEQ/m3,仅为日本国标的千分之一。这就难怪在外行人眼里,舞洲工场的烟囱看起来就像个摆设。

一个大阪7座焚烧厂

“垃圾车频繁驶过,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住的地方附近有垃圾设施,会影响身体健康。”

和其它焚烧厂一样,舞洲工场建设之初也曾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虽然舞洲是一个垃圾填埋出来的人工岛,岛上没有住宅区,但是距离市中心也就30分钟左右的车程,直线距离则更短。日本人自己开玩笑说,日本地方就这么大,无论焚烧厂选址在哪里,都不可能远离住宅区,总不可能把焚烧厂建在富士山上吧!

要让反对的声音沉寂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信息公开。对于居民最在意的废水废气排放问题,承诺能达到什么标准,公开。工厂开工后,请专业的环评机构评估,检测的结果,公开。每年进行一到两次检测,全部的结果,公开。只要登录大阪市环境局的网站,相关检测数据任何人都可以查到。用科学的数据和事实说话,居民们也就不会再把焚烧厂视为“洪水猛兽”。这也是面积仅221平方公里、尚不及一个上海宝山区的大阪市,能有7座在用垃圾焚烧厂最直接的原因。

另一个颠覆性的认识,是焚烧厂非但不会危害当地,反而会造福居民。例如在焚烧厂旁边建造温

原标题:被国人误解的垃圾焚烧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日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