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技术正文

污水处理技术篇:膜法在镀镍漂洗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15-04-27 17:03来源:价值中国作者:常治辉关键词:膜分离纳滤反渗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电镀镍漂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镍废水,如何既经济又有效地处理这些工业废水并使之再利用,成为众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清洁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中大多采用反渗透(RO)和纳滤(NF)及其组合工艺。

反渗透(RO)是一种以压力差为主要推动力的膜过程。当浓溶液一侧施加的外加压力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时,就会迫使浓溶液中的溶剂反向透过孔径为0.1~1 nm的非对称膜流向稀溶液一侧,这一过程叫反渗透。反渗透过程主要用于低分子量组分的浓缩、水溶液中溶解的盐类的脱除等。

纳滤(NF)是介于反渗透(RO)与超滤(UF)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它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由于膜孔径为纳米级,对水中的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成分具有分离性能;二是大多数膜带电荷,所以对于不同价态的离子存在Donna效应。其操作压差为0.5~2.0 MPa,截留分子量界限为200~1000,用于分子大小约为1 nm的溶解组分的分离。纳滤分离技术主要基于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人们往往将它和其它分离及生产过程相结合,起到降低处理费用、提高分离效果的作用。NF膜在某些方面可替代传统的费用高、工艺烦琐的分离方法。

1 膜分离技术处理镀镍废水

1.1 镀镍废水的来源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保护及获得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镀镍层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应用几乎遍及现代工业的所有部门。在电镀工业中,镀镍层的生产量仅次于镀锌层而居第二位。工业上利用电镀(解)工艺提纯或生产镍制品,这些过程均需对镀件或产品进行清洗。清洗在电镀镍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论是在镀前处理、镀后处理及电镀工程中,镀件从一种溶液进入到另一种溶液之前,都要清洗。所以,漂洗废水是镀镍废水的最主要的来源,几乎占电镀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 %以上。

1.2 镀镍废水处理的方法

镀镍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金属和水不能同时达到回用,且产生污泥污染物。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近年来,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将成为处理镀镍漂洗废水的主流方向。

1.2.1离子交换处理[8]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树脂中的交换离子同电镀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而将其去除,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需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离子交换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采用这种技术一次性投资很高,系统设计和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国内仅对含铬、含镍、合金等电镀废水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较为普遍,也有应用于处理含铜、含锌等废水。现在通常都是和其他一些工艺流程组合使用。

原标题:膜法在镀镍漂洗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