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上海垃圾处理项目: 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的PPP样本

2015-05-04 09:04来源:LCB综合解决方案微信关键词:垃圾处理PPPPPP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我国PPP(即公私合营)模式可谓风头正劲,各地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政策陆续出台、社会资本跃跃欲试……但在实务操作层面究竟该如何做,却仍存在着困惑和迷茫。

也正因此,日前由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PPP沙龙(第七期)上,建银城投(上海)环保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建银城投”)总经理辛强结合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城投”)在上海老港四期垃圾处理场项目所做的报告引发了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和争论。

辛强介绍说,建银城投是由建银国际和上海城投于2009年12月共同设立。而上海老港四期垃圾处理场项目则是由上海城投于2002年启动、2005年建成运营的一个PPP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1亿元,资本金占投资总额的1/3为1.7亿元。股权结构的安排是上海城投下属的城投环境占40%,法国威立雅公司旗下的ONYX和中信泰富各占30%。“至今,上海老港四期垃圾处理场项目已经运营接近10年。这期间,政府与项目方虽也有一些小摩擦、小问题,但总体运行良好,可以说是我国PPP模式探索实践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辛强表示,其经验与教训,对于下一步PPP模式的推动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辛强看来,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既是PPP项目的目标,也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

他指出,以往很长一个时期,政府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公共产品提供的责任和相应的风险。但应该看到,政府不是万能的,其在公平方面是比较有优势的,而在效率方面则比较弱。由此,需要在公共产品领域里,有必要部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专业机构的运作来提高效率,这也是PPP核心内容。而如何区分政府和社会资本相应的责任,并承担其背后蕴含的风险,则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在当前的实践中,有很多不科学的风险分配倾向,如有很多地方政府倾向于把所有的风险推给社会资本,但实际上社会资本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管理这些风险。又如,一些不专业的社会资本,认为做的越多就会赚的越多,因此对项目大包大揽等。这些做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由于利益失衡,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承担,轻则令项目成本大幅上升,重则导致项目的彻底失败。”

回顾来看,上海老港四期垃圾处理场项目对于风险分配的设计还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其将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等跟市场相关的风险,全部交由项目公司、即社会资本来承担,利用了它们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效率来解决;而法律政策、垃圾供应等风险,则归于政府承担;此外,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产生的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

辛强谈到,具体到一些做法,不仅在当时颇具探索性,就是放在当下,也颇有借鉴意义。举例来说,在应由社会资本承担的融资风险中,在当年的政策环境下,面对的最大问题就贷款资格。可以看到,在PPP运作中,项目公司取得的是无形资产,即特许经营权。而项目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基础设施,理论上所有权全部是属于政府的。如果以此去银行贷款,就好比“用别人的房子去抵押”,是根本行不通的。为了绕开这个障碍,经过多方协商,上海老港四期垃圾处理场项目在合同中进行了相关约定:一是项目公司为了本项目的融资,可以把收费权,包括这个项目的土地、设施,这些所有权,来抵押给金融机构,这就为项目融资创造了条件;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介入权的概念,即债权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直接介入项目的运营,甚至进行一些处置。“这两点通过实践,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如今已经出现在财政部的最新的文件中。”

原标题:上海一垃圾处理场项目: 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的PPP样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