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治理行政边界地区污染要打好“合围战”

2015-05-08 13:53来源:齐鲁网作者:胡建兵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管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解决行政边界地区企业违法排污的问题,山东淄博已与交界7市13区县签订协议。截至今年3月,淄博与东营、潍坊、滨州市环保局利用3天时间开展了4市行政边界地区“土小”企业联合执法行动,其中,淄博市共查处存在问题的企业12家,取缔11家,责令停产1家。

由于权属不清、环境监管薄弱等诸多原因,行政边界地区成了企业违法排污和“土小”企业藏身的“重灾区”。由于属地管理问题,行政区域跨界环境污染往往成为监管盲点,导致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土小”企业躲到边界地区来逃避监管。山东省淄博市与交界的7市13区县签订协议,共同治理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既是防止其他地区的污染源流向本市,也防止本地企业污染源流向外市,从而防止与外市之间推诿扯皮,让这些“跨界”污染无处遁形。

一些企业办公场所在淄博,用于生产的炉子却在潍坊;有的洗沙场左脚踩着临淄,右脚伸进青州的地皮……这些企业左右钻空子。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还故意纵容和包庇一些“跨界”企业胡来。但水是流动的,空气是流通的,这些跨界企业的污染使污染越来越严重,更是引发了两地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使两地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埋怨,甚至会引发两地民众的斗殴,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因此,解决边界地区的污染问题,既是对民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设想再好,关键是看措施有没有效果。山东省淄博市环保局与行政边界区域地市建立了行政边界地区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包括联合会商制度、案件移交移送制度、联合应急处置制度等。与边界地区定期信息共享,共同研究流域、行政边界环境污染问题,对污染源联合开展追踪溯源,对属地不清的跨界企业要联合调查,共同整治,从而彻底消除环境执法的‘死角’。光有机制不行,关键是把机制落实到行动上,在今年开展的联合整治边界企业污染的过程中,淄博不仅治理了本市县区交界的“土小”企业,而且查处了与东营、潍坊、滨州市行政边界地区的10多家“土小”企业。

山东省淄博市与其他城市强化边界联动执法,从而终结了边界企业污染“踢皮球”游戏,确保了边界地区环境安全。当然,要更好地解决边界地区环境污染的问题,还应该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鼓励引导群众通过举报、旁听、作证等形式参与到环境执法联动中来。另外,还应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做到快速反映,快速处理,只有打好“合围战”,才能使边界污染被彻底歼灭。

原标题:胡建兵:治理行政边界地区污染要打好“合围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环境监管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