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PPP项目究竟值不值?财政部6月给你个说法

2015-05-11 09:34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杜涛关键词:PPP财政部焦小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财政部的努力显示,与30年前相比,他们对这一轮的PPP热潮显然更为看重。因为现在不仅仅是要解决未来政府公用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也要总结之前30年政府融资的经验和问题,更是在为这几年的土地财政转型“兜底”买单。“2015年将是主要以国企和央企为带头者的PPP大潮,PPP项目将主要与原有的BT项目转型和地方融资平台改造相结合。”徐向东认为。

财政部的想法是,2014年到2016年作为推进PPP的试点期,通过示范项目逐步带动其在全国规范开展。而具体的投向,焦小平表示,2014年重点是经济类基础设施,也就是在有一定的收费条件、规则机制明确、社会资本比较熟悉的领域开展;2015年则加大了对社会类项目的PPP推进,比如养老、医疗、教育等。

但现在,地方政府比较着急,原因在于以往融资的“暗道”都被堵住了,“明渠”又开得不够。融资平台早在43号文后就不能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了;而地方债的发行,即便加上最近财政部债务置换的1万亿,规模还是太小,而且最近发行又被推迟。

因此,在今年大量债务到期、经济下行压力下,又要搞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寄望于靠PPP解决融资问题。“物有所值评价主要是解决地方政府上报的项目适不适合做的问题。”焦小平告诉经济观察报,但目前还是不能解决地方想借道PPP融资的冲动,能不能通过,地方都是想先报了再说,都往PPP上靠。

在财政部看来,PPP要利用社会资金,但政府融资的资金必须进行限额管理。“PPP不是免费午餐,要防止融资过度,防止政府为PPP项目背书。”焦小平说,同时,政府应成立相应的机制促进PPP的融资,以成立PPP基金的形式,将财政风险和商业风险分开。

焦小平预计,在地方政府渡过还款高峰期,地方债也初具规模之后,PPP才会更加理性规范地发展,时间大概还需要三到五年。

而财政部现在正在研究的政策项目,就包括成立PPP基金、建立项目发起机制和中介付费机制等。PPP基金将主要用于支持PPP项目融资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项目开发、准备阶段,提供备用的垫付费等资金支持;二是在项目融资的过程中参与进去,起到对这个项目增信的作用,从而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

而项目发起机制,则因为那些由社会资本发起的PPP项目最后并不一定能够中标,如果最终社会资本方没有中标,财政将会给予其一定的补偿。中介付费机制,指的是财政部PPP中心将设立一笔资金,覆盖地方政府PPP项目前期的中介费用。

寻求突破

PPP出现热潮,正是中国财政状况最艰难的时候。

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财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30563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同口径增长2.4%。尽管收入增长乏力、支出固化刚性,但经济恢复对基础设施等投资有巨大需求。

由于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还在起步阶段,同时发债额度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当前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需求,绝大多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将不得不通过PPP模式来吸引社会资本实施。

徐向东预计,PPP项目投资规模至少占政府融资需求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因此2015年上半年的PPP投资规模应该超过下半年。

不过,地方政府也面临一些苦恼。一位地方政府人士表示,在他们推出PPP项目库后,来接洽的各类机构团体无数,甚至一个项目有30多个机构介入商谈,可惜最终无法落到实处。“大家都明确提出想要多少点以上的回报,而且许多机构打算五年内回本赚一波走人。”该地方政府人士称,对PPP项目和社会资本方的要求与社会资本对利益的要求,两者矛盾难以突破,签约率非常低。

甚至一些省市领导去地方调研PPP项目的时候,前后十几家投资人给这些项目描述的都是类BT的模式,张恒利认为这是在避重就轻,甚至是在把旧的东西组合,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换汤不换药,比如河道治理,绑定一个污水处理厂,就是用以前的BT绑定一个BOT。”

张恒利是北京安菱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参与过不少PPP项目,比如早期的北京第十水厂、鸟巢国家体育场等,他一直在关注PPP政策变化。在他看来,PPP应该是推出一种的新模式,甚至新的制度安排。

徐向东把这种新模式的制度安排归结为三点,一是法律政策进一步配套完善,如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财政承受力评估指引、绩效监测报告指引,以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二是总结经验,理顺PPP实践与现有法律的冲突问题,从机制体制变革的层次建立与PPP相适应的财税、金融、采购等制度;三是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引导金融资本进入。

这样才不会出现业内人士所说的,某些地方在PPP项目招标后向中介机构询问“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能力”如何设定,中标的中介机构居然不懂的情况。“更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社会资本对政府的信心,政府是有意愿和能力履约的。尤其是经济薄弱的地方,社会资本对政府的履约能力要求更高。”一位地方财政部门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PPP项目究竟值不值?财政部6月给你个说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