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APEC蓝的“低承诺高兑现”?

2015-06-11 13:44来源:星岛环球网关键词:节能减排PM2.5清洁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英国学界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努力多于言行,减排承诺能否提前兑现?这对全球气候和减排有多大作用?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近日发布的一份权威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0年内开始下降。这比预期提早了5年之久,相信这将会成为世界各地保护气候的推动力。

报告作者、LSE气候变化经济及政策中心主任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和研究员费格斯-格林认为:“中国的国际承诺应被视为一个保守估计的减排上限,因为中国政府倾向作出保守承诺,但实际上会做得更多。中国承诺‘尽最大努力’在2030年达到减排顶峰,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中国尽力的成果。”

英国广播公司广播4台的评论认为,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推动下,中国在气候减排问题上的表现可谓“低承诺高兑现”。

中国在被视为世界环境最大污染国的同时,外界可能注意不多的是,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者,中国对应用可再生能源所做的承诺,据信就是排放量将下降的原因之一。

2014年,北京为了迎接APEC峰会的召开,动员各种力量营造出一片“APEC”蓝天,在此期间,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美方承诺到2025年努力减排28%。中方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他长期关注中国节能减排的工作。他接受BBC中文网采访表示,在全球减排方面中国做出的努力应该肯定,但目前中国在减排环保方面还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仍可以更科学更有效进行经济规划,而全球减排和防止气候变化仍然任重道远。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关大博教授认为,LSE报告虽然做出中国排放可能会在10年内下降的结论,但这只是根据目前数据做出的一个理论性的推测。他个人谨慎认为,中国能在2030年达到承诺的排放量峰值已经很难,提前5年实现承诺恐怕决非易事。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多数中国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民众越来越关注环境和生活质量问题。在媒体关注下,PM2.5、雾霾都已成为流行词汇,环境问题常常成为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问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大型企业引发民众抗议的事件在过去几年里多次发生。

但从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看,中国在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情况下还有亿万民众需要就业和生活,这就产生了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做出的平衡问题。

中国自去年以来经济放缓是否会有助于节能减排呢?

关大博教授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绝对总量巨大,目前经济放缓并不能对中国减排的严峻局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是必须依靠政策或科技才能达到减排的作用。

关教授指出,中国在北京等大城市的减排工作上动用很大资源认真下了大力气,比如强行关闭火力发电厂等,但中国经济由于依靠燃煤作为重要能源的现状无法短期内彻底改变,在很多工业生产省份无法复制北京这样大城市通过大量政府补贴、调配天然气代替煤炭改变能源结构的经验。

他说,在相对缺少基础设施的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上,中国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地方政府仍需要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高耗能低利用率的建设。

他指出,虽然中国在评定政府官员政绩中引进了环境指标,但其重要性远低于GDP发展的指标。

全球难题

关教授表示,从经济生产和贸易角度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包括为西方消费者生产制造的大量产品都产生巨大的排放。而从全球减排的角度看,重要的不是中国的排放能否达到峰值,关键是如果中国在关闭低端制造业高排放污染企业的同时,这些企业出现在比如印度或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话,全球减排的目的一样无法达到。

他说,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去学习西方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模式才能对世界减排产生最大的作用。比如,中国如何利用高质量煤、清洁煤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排放量。

在APEC蓝天下中美达成的气候变化协议似乎让中国和美国摆脱了减排问题的国际焦点,突出了第三个污染大国印度的问题。在今年11月份将在巴黎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印度会代替中美成为讨论的焦点吗?

关教授认为不会。他说,印度虽然被视为第三大的排放国,但其排放量相比中美仍然偏小。而中美分别代表东西方的排放大户,虽都做出各自承诺,但仍还有诸多减排细节需要理清。比如,他领导的团队和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的学者正在合作研究有关数据,可能近期就会公布研究成果。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全球人口继续稳定增加、城市化继续增速之际,国际减排和防止气候变化的道路恐怕仍将崎岖。

原标题:APEC蓝的“低承诺高兑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清洁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