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报道正文

处理农村垃圾 如何才能两者兼顾

2015-06-19 08:08来源:四川农村日报作者:王锡敬 张立峰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

垃圾变废为宝 道路远且难行

带着问题,记者来到达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达川区整治办”)。办公室工作人员朱宇华告诉记者,达川区目前已有8个乡(镇)的垃圾运至佳境环保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8个乡(镇)距焚烧发电厂较近,但其余的都比较远了。”朱宇华说,达川区总共有52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距焚烧发电厂最近的乡(镇)路途有20公里,最远的乡(镇)路途可达94公里。

集中焚烧发电所需费用太高

“路途远了,垃圾运输的成本就高。”朱宇华告诉记者,多年来,达川区政府主要通过自己购买车辆或者以租赁的方式找车辆运输垃圾。目前,两种方法各占一半。但无论是买车还是租车,车辆的油费、过路费、司机工资、司机保险费、停车费、车辆维修费和保养费等都不可避免。

假设达川区52个乡镇的垃圾全部运至佳境环保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朱宇华算了一笔账:以租车为例,垃圾的承运费是80元一吨,运至佳境环保公司后,按照当初和政府的协议,每吨垃圾的焚烧处理费是69元,再加上近年来人力成本上涨,司机工资已达到40元一吨的价格。“从运到烧,完全处理掉一吨垃圾的成本是189元,约190元。”朱宇华说。

各个乡镇的垃圾产量怎样?朱宇华告诉记者,这取决于乡镇的人口和面积。“以垃圾产量最小的道让乡为例,一周时间也才产生5吨垃圾。”朱宇华拿出计算器开始计算:一周拉一次,处理费用是950元,一个月是3800元,一年是45600元。“大一点的乡镇,2天就要拉一次,每次垃圾产量可达10吨。”朱宇华说,拉一次就要1900元,一个月需要拉15次,即28500元,一年下来就是342000元。

“我们算过一个平均数,达川区一个乡镇的月平均垃圾处理费是1.7万元左右。”朱宇华告诉记者,如果都运至佳境环保公司,1.7万元就需要乘以52个乡镇,达到88.4万元,一年将达到1060.8万元的费用,“费用太高了,根本不现实。”

处理农村垃圾就近填埋焚烧

看来,将达川区所有乡镇的垃圾都运至焚烧发电厂这一方法并不可取,那其他乡镇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主要是就近填埋或者运至附近的传统焚烧站。”朱宇华告诉记者,由于农村住户分散,宅基地东一处西一处,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很少,多年来全省农村甚至全国农村都采用就近填埋的传统方式。“填埋选址一般由当地环境整治办、环保局、建设局等共同决定,填埋地与群众居住地直线距离须在500米以外,且必须远离引用水源。”

“除了填埋,还可以将垃圾焚烧。”朱宇华介绍,依托中央垃圾连片治理专项资金,达川区曾委托环保公司设计和建成4座传统的垃圾焚烧站。“垃圾焚烧后虽不能像佳境环保公司那样发电,但经过技术处理,焚烧站污染空气程度较低。”据朱宇华介绍,4座焚烧站位于达川区管村镇、石桥镇、金垭镇等地。当天,记者来到金垭镇看到,焚烧站里有一个小型热解气化装置,每天可焚烧处理3吨左右的垃圾。

办法

建垃圾压缩中转站降低处理成本

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离部分乡镇过远,填埋或传统焚烧的方式又污染环境,有没有解决办法?“既然计划在公司原址上扩大产能,那不如拿这笔钱在偏远乡镇修建几处垃圾压缩中转站。”经过长时间的调研,目前佳境环保公司已与达川区整治办构想了一个解决方案:建设8座垃圾压缩中转站,由佳境环保公司出资建设和管理,政府负责运送垃圾。

朱宇华拿出一张构想示意图给记者看,“达川区大部分乡镇都位于52国道和210国道线上,因此我们计划在相对接近的几个乡镇范围内修建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朱宇华说,一方面,垃圾压缩中转站距离周围乡镇较近,在垃圾被压缩之前能降低其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垃圾进中转站被压缩后体积减小,使得每辆车能装下更多垃圾,在后半段路程上同样达到缩减成本的效果,最终将垃圾送进焚烧发电厂。

“这样下来,垃圾既不会被填埋或自然裸露,也不会被传统焚烧,最终都变废为宝,可谓一举多得。”朱宇华重新给记者算起一笔账:各乡镇离中转站较近,且每天垃圾产量不多,可用小车将其送进中转站。“这样乡镇易接受,成本也很少,然后再由大车拉至焚烧发电厂。”朱宇华说,中转站的压缩比是4:1,即4吨垃圾能压缩到1吨垃圾所占的体积,运载量将翻3番。

“最关键的在于从52个乡镇变成了8个中转站。”朱宇华告诉记者,压缩费一吨35.67元,压缩后运费76.5元一吨,再加焚烧费用69元,总共约180元一吨,比之前的190元还少了10元。“经初步计算,几个乡镇的垃圾被一座中转站压缩后,月平均处理费依旧是1.7万元左右,最终只乘以8,一年下来费用能由原来的1000多万降至100多万。”目前方案已成形,只等政府审批。“期望我们的努力能够换来回报,为达州的天空和土壤尽一份力量。”朱宇华说。

原标题:处理农村垃圾 如何才能两者兼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