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拿什么拯救你:从巴黎2010大洪水到中国内伤的城镇化

2015-06-19 09:27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作者:卞红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修复排水管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雨淹没的城市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2010年,巴黎会被一场大洪水席卷,这一切都会沉没到水底。这只是一个不可置信的猜想吗?历史上这曾经就发生过一次。1910年,巴黎人在寒冷的冬天,面对着没有取暖设备、饮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通讯的巨大灾难,幸存了下来。

影片《巴黎2010大洪水》于2006年拍摄,摄制组成员在一组专家所做的调查基础上做出预测,描述了下一次塞纳河泛滥造成大洪灾可能会对巴黎造成的影响,以及巴黎市政府对抗洪水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每个世纪,巴黎都会遭受一次严重的洪水侵袭,1910年的那次最为严重,洪水造成20万人受灾,损失达10亿欧元。时间进入2010年2月,雨已经不停地下了两周。如果降雨不止,巴黎上游所有支流的河水都会像流入漏斗那样汇集于塞纳河,那时,像1910年大洪灾的可怕情景就将无可避免地再度上演。

但是对于巴黎市民来说,发生洪水就像是个天方夜谭,他们认为这种事情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洪水将给巴黎带来怎样的危害,也许持续的降雨不会一下子淹没巴黎。

但随着塞纳河水位的上涨,整个城市变为一片汪洋,带来的灾难无法估量。火车站、博物馆、医院接连关闭,公共基础设施、地下交通系统、路面交通纷纷停运,供暖、电力、网络,一切都瘫痪了。整个城市的政府机构都在24小时连续工作,却对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状况疲于应付。尽管有预测也有防御措施,但负责这件事的人显然低估了事件的严重程度。

洪水消退后,巴黎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全市20个区有15个被淹没,300万人受到灾难影响,25万人将被疏,80万人没有电用,100万人没有暖气或热水,洪灾损失达到12亿欧元,披着靓丽外衣的城市在一场大雨面前竟显得如此“虚弱无力”。

笔者写下此文时,正赶上北京2015年的第一场春雨,走在路上的行人少见有几个撑伞的,似乎都如北京的植物一般,干渴了一季后,都在享受这春雨温柔的滋润。

但就是如此少雨的一个城市,却在三年前的7月21日,发生过一场大雨造成的灾难。

2012年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城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这场61年不遇的最强暴雨中,城内多条路段积水严重,房山区等北京郊县灾情惨重,市区路段积水、交通中断、市政水利工程多处受伤、众多车辆被淹的场面仍记忆犹新。后经确认79人在此次暴雨中遇难,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教训为城市管理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在这场灾难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华彩霓裳”的背后我们的城市究竟有多少暗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它更健康?

而渐渐的,每到雨季,暴雨、洪灾、台风接踵袭击,中国多个城市接连面临城防管理大考。“浙江突降暴雨,排水不畅致多地受灾”、“昆明遇暴雨淹城,副市长坦言地下排水管网脆弱”……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把滋润万物的雨水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

一起去看海

近年来,继环境污染、堵车等城市病之后,内涝也逐渐成为城市的“高发病”。这让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蒙上了一层阴影,内涝被认为是城镇化的“内伤”。

每年进入7月份以后,中国武汉、成都、广州等40余座城市相继遭遇暴雨侵袭,内涝问题较为突出。井盖被冲开、马路变河道、立交桥下成水塘、汽车水中熄火……“雨季到城市来看海”已成为中国城市的尴尬。

城市的地下水道越来越脆弱。2010年,住建部曾对国内351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这些城市中有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根据全国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数据,2012年,中国依然有184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洪涝损失严重。

城镇化的加速扩张成为中国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似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朝着国际大都市的行列疯狂冒进。过度追求地上的高度,却忽视了与之相匹配的地下深度。“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建思路导致了近年来内涝、洪涝灾情在城市中频频发生。城镇化令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扩张意味着不透水面积也在增加,同时排水系统等公共设施跟不上扩城步伐。

以北京为例,过去降雨量有60%甚至80%都渗透到地下了,只有20%到40%转成地表径流;而现在,80%以上都转成径流。北京的排水系统一直是按照一到三年一遇的暴雨设计的,这导致降雨量超过设计量,雨水根本无法排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排水管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