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市场正文

试点运行平稳 千亿碳交易市场待启

2015-06-25 08:54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王硕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比如,“在碳交易试点之前,我国没有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各试点在初始阶段均面临历史数据缺乏的困境。大部分试点是通过对历史排放数据进行摸底来获取部分数据,但这些回溯的数据相对质量较差,再加上核查机构素质参差不齐,核查标准不统一,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的相关政策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就容易造成碳排放总量设置过高、碳排放基准值设计不合理等。”姚中民说。

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研究所所长王毅对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更持审慎态度。“目前碳交易市场尚缺乏上位法的保障。现在仅有一个《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共48条不超过5000字,怎么能够保障一个新兴市场的良性运作?”

据悉,在各试点地区中,只有深圳、北京和重庆通过了地方立法,对排放单位的约束力相对较强。其他试点地区基本以政府规章进行规制,个别试点地区如天津仅以部门文件为依据。天津处罚力度最轻,仅使用限期改正和3年不享受优惠政策。其他试点地区虽使用了不同程度的罚款措施,但惩罚力度有限。

王毅认为,在碳市场管理方面,仍需出台一系列新的制度,包括碳资产管理涉及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等。而这些工作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包括发改委、税务、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怎么样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明确碳资产管理以及碳市场建设需要的基本制度以及落实方案,对碳交易市场建设至关重要。”

葛兴安的关注点在试点向全国碳市场过渡上。他认为,这一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比如,试点阶段结余的配额是不是能转换成全国的配额继续有效,能否更清晰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怎样严格执法等。

不过,问题的出现并不能阻挡碳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就如洪继元所说,“虽然我们的运作规则、配额分配、计算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就像人刚刚诞生,处于婴儿时期,需要各方面关心、支持和帮助,为这个新生事物保驾护航。”

跨区域碳市场先行

在试点向全国碳市场过渡过程中,区域碳市场的逐步兴起成为一个趋势。

据洪继元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与河北省承德市已经开展了跨区域的碳交易,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承德市6家水泥企业已经纳入了北京市碳排放交易系统。初步测算,这6家企业的碳排放占整个承德市碳排放的60%左右。此外,承德市的林业碳汇项目,已经在北京环交所成功挂牌,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了7.05万吨。

“实践证明,跨区域的碳交易,不仅扩大了北京碳市场的总量,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也为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方式,促进区域节能减碳生态环境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洪继元表示。

据透露,不仅是承德市,相关跨区域的碳交易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以及河北省张家口等地也在有序推进与协调中。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也透露,深圳也正推动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展,提出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两个市场”。一方面,面向中国境内的西北省份;另一方面,希望引入东南亚、南亚国家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及境外投资者进入深圳碳交易市场。

据蔡羽介绍,国际上成功的碳交易市场都是从区域合作市场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合作市场的生命力可能大过单一的市场。蔡羽认为,中国未来的碳交易市场之路可能是多层次的。

不过,区域碳市场虽已有突破,但挑战犹存。

2013年11月28日,北京会同天津、河北、内蒙古、陕西、山东签订了“关于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研究”的框架协议,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清华大学,北京环境交易所等研究机构开展“跨区域排放权交易政策体系和制度建设”的研究课题。“项目进程过半,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王毅表示,这些挑战主要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是主管机构的职责、定位以及如何统一协调的问题。“《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只规定了省级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的一些管理权限,对于市人民政府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管理权限,因此,哪个部门来落实、相关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如何建立是跨区交易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如何处理好参与企业门槛的差异性。“每个试点控排企业门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上报制度中的重点单位门槛以及未来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门槛都不尽相同,比如从承德参与北京碳交易市场的控排企业来看,其排放水平远远高于北京控排的门槛。”

同时,最为核心的问题是,配额分配以及控排系数如何反映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企业差异。并且试点现存的制度、履约方式、处罚标准如何与全国碳市场衔接或统一也是跨区域交易面临的挑战。

对于这些探索,王毅认为意义重大。“区域性碳市场有可能成为全国碳市场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现在北京市的跨区交易,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我们对构建全国的统一碳市场,在某些方面的示范突破和带动。”

原标题:试点运行平稳 千亿碳交易市场待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