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长张世良:公共机构节能任重道远

2015-06-25 13:54来源:经济网作者:马玉忠关键词:节能管理节能减排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第25个节能宣传周。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围绕今年主题,全国各级公共机构举行了一系列节能宣传及表彰活动。

6月19日,黑龙江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司长张世良到会听取典型发言,并为黑龙江省被授予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的单位颁发奖牌。

“听了黑龙江的典型发言很受启发。近年来,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涌现出一批厉行节约明显、能源利用高效、工作成绩突出的示范单位,值得弘扬和表彰。公共机构体量大、节能潜力大、示范作用广泛,是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张世良表示,从1991年开始,每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无论是“依法节能 全民行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乃至今年的“节能有道、节俭有德”,主旨都是要增强全国人民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让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融入每一个人的血脉。对于国家公共机构而言,节约能源资源既是工作要求,也是政治责任,“一年一度的节能周虽已落幕,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永不落幕。”

会后,张世良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推进公共机构生态文明建设及保障措施等相关话题接受了采访。

张世良司长(右二)深入东北农业大学污水处理厂参观

张世良司长(右三)在东北农业大学参观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成果展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任重道远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制定了约束性指标。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这是在“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对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发出的“动员令”。

“全国公共机构及中央国家机关都可以完成‘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张世良开门见山,“不仅如此,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约束性指标也可以顺利完成。”张世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我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就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而言,张世良如数家珍,也用数据说话:与2010年相比,2014年全国公共机构人均能耗累计下降13.9%,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累计下降11.04%;中央国家机关人均用电量下降14.27%、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下降10.97%、人均用水量下降17.47%、公务用车油耗下降17.9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基础工作不扎实、体制机制不顺畅、政策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给力等问题。”张世良坦言,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很重,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从国际看,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张世良表示,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对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6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关键是要推动结构调整和提质升级发展,拓宽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深化改革,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

对此,张世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面对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新常态,各级公共机构特别是政府机关要充分认识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既要依法制定和实施好相关政策法规,又要带头执行和落实好相关政策法规,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中当先锋、做表率。”

原标题: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长张世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任重道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管理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