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淮河流域污染频发折射流域治理难题

2015-07-03 16:29来源:《小康》作者:郭煦关键词:流域治理污水处理水质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流域污染治理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沫河口工业园始建于2008年,初期投资15.8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按照规划,应有一座耗资6000万元的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该处理厂应该负责所有排放污水企业的污水处理。

但目前,该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只是由最初的每天300吨提升到每天600吨,一直无法达到规划要求,每天有100多吨的污水需要运到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从工业园到第一污水处理厂有近30公里的路程。

提起污染问题,一园区内企业负责人也是满肚子的苦水:从他们入驻园区以来,政府承诺的排污管网就一直没有接入工厂。厂区的设计又没有排污口。因此,他们只能在污水于厂子里进行自行处理后,进行罐装,再运到厂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工厂的费用,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溢洒现象也会污染厂区内的环境,增加二次清理的成本。如果他们处理不力,还会遭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淮上区环保局给安徽省环保厅的报告显示,沫河口污水处理厂将于8月25日开始运行。但处理厂项目施工方表示,现在还没有验收,地下管网没有铺设,很难在上述期限截止时开始运行。

当地有些村民质疑,为什么淮上区环保局没有及时发现污染问题,等到省环保厅通报之后才进行彻查。省环保厅的通报中也提到,当地环保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盲区和大量不确定因素。陈永进局长无奈地说,沫河口工业园区完全依靠淮上区环保局6名在编人员的管理,其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并不多。人力的短缺让自己部门实在无力做到严密监控每一家企业。

5月19日,淮上区环保局联合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沫河口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求,园区内未建成的雨、污水管道在7月15日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污水全部通过管网接入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内目前损坏的中控监控平台、进出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等进行重新安装,增加必要的监测仪器和人员。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水处理需求,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将增加到每天2100吨,将园区内的生活污水也纳入处理范围。在资金投入方面,仅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就将花费450万元,加上管网建设的投入将超过500万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水利专家表示,淮河整治之前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地方保护,这是造成淮河流域污染反弹的主要原因。流域内各级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还很普遍。另外是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建设滞后。淮河“十五”计划投资完成率仅占33%,个别省份甚至不足20%。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50年到100年内能够治理成功就很不容易了,要治理淮河必须先做好以上两点。”

治理流域污染的环保问题一直很复杂,需要多方努力和资金投入。

自199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淮河治污至今已近20载。经过多年努力,其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与国家提出的治淮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部分支流污染依然严重,水生态现状不容乐观。

2011年,淮河水利委员会曾对淮河干流和洪泽湖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水生态调查监测,完成的健康评估显示,淮河流域一度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受到破坏,鱼类多样性明显下降。

事实上,为了治理淮河污染,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淮河流域投资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但是一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因为各种原因处于闲置状态。

因揭开淮河治污达标的大谎言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淮河卫士”的霍岱珊向《小康》记者表示,当地群众对污水处理厂的意见非常大,认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不合格,处理量也不够。他说:“好多人认为污水处理厂拿了国家的钱,没有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不少企业直接排污,一些村民因水污染致病。污水处理厂却成了摆设,因污染而生病的病人绝望的眼神让我永远无法忘却。”霍岱珊说。

原标题:淮河流域污染频发折射流域治理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流域治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水质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