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政策的背后

2015-07-07 11:24来源:人民政协网作者:李将辉 王硕关键词:水泥窑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细准备深调研

是积极鼓励这种技术的发展还是寻找别的垃圾处理之路?认识到这一课题的意义与重要性后,6月中旬,“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华新集团武汉总部、赤壁水泥厂生活垃圾处置场、武汉陈家冲垃圾预处理场等地,深入了解固体垃圾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湖北省有关方面情况介绍,并就推进这一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随后的考察中,调研组来到湖北省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赤壁工厂,顺着工艺流程仔细考察了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的情况,并认真听取了工厂技术人员的介绍。委员们还详细询问了生活垃圾补贴、当地垃圾分类工作、水泥窑固废利用等情况。

为了更全面、客观的了解问题,2014年8月底,人资环委再次组织调研组,由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带队赴北京金隅集团,考察北京市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相关情况。贾治邦一行详细了解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工艺原理和技术路线以及业已取得的发展成效,并先后到废弃物检测室、生活污泥处置线、浆渣系统以及荧光分析室和中央控制室等现场实地考察调研。并在座谈会中,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了充分的交流。

经过实地考察以及与专家学者、当地政府以及企业多方面意见的交流,调研组发现,通过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看似是个垃圾处理的技术问题,背后却牵连着环保、民生、市场竞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调研组把真实、客观的调研结果带回进行了总结,从而形成了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建言科学的调研报告。

重建言敞开谈

2014年10月底,以“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为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

在座谈会上,仇保兴代表调研组进行了发言。将一行所见、所想以及意见建议向俞正声主席、参会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进行了汇报。

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康、刘炳江、刘晓榕、王福强、杨维刚、杨松、李谠、秦升益、高云龙、孙太利、邓小虹、董配永、林积灿,以及李叶青、蒋明麟、聂永丰等专家学者围绕此话题提出意见建议。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与委员们真诚互动、协商交流。

“会上,大家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全国政协委员杨维刚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各部委、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不一致意见带来了碰撞和交锋。

比如:有人认为在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垃圾围城”日趋严重、污染治理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好事,应加速推广;但也有人担心水泥窑处置垃圾成本高,对垃圾分类要求高,与垃圾焚烧、填埋工艺相比缺乏优势,还可能造成多种处理方式和多家企业之间抢夺垃圾,形成恶性竞争;还有人担心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国家鼓励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为名,逃避关停,甚至扩大落后产能……

由于大家看问题的重点、视角不同,也涉及利益之争,有争论并不奇怪。

全国政协委员杨松认为,这些不一致恰恰体现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协商特点,在探讨事物有利的一面的同时,看到它的弊端,在分析某个事物弊端的同时,看到它优势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形成的决策才是成熟的可行的。

作为参加座谈会的行业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聂永丰教授也表示:“座谈会上什么观点都有,没有形成什么必须要做的决定,而是让思想观点充分地表达、交流、交融之后,达成一定的共识。”

促共识推发展

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效果十分显著。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凌振国告诉记者,双周协商会之后,经过整理归纳,全国政协将此次协商的成果以信息专报的形式报送给中央领导和国家相关部委。张高丽副总理专门对此次成果批示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建设部认真牵头,研究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意见。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两次主持相关部务会议,研究落实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议。

原标题:全国政协科学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纪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泥窑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