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化学固化
所谓化学固化,就是加入土壤添加剂(固化剂)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通过重金属的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改变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措施,只是改变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仍持留在土壤中。而且土壤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不适宜进一步利用,而且对其长期稳定性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甚了解,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很多学者对这一方法持怀疑态度。
2 土壤淋洗
淋洗即利用提取剂将土壤中的固相重金属转移至液相中,含有提取剂的土壤经清水洗涤后归还原位再利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液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取剂的选择,即能提取重金属,又不破坏土壤的结构,但事实上很难找到。而且,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引入的提取剂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1988~1991 年间对一个电镀厂造成的铬污染进行治理时,干脆利用清水做为提取剂,4 年内使地下水的铬浓度从1923mg/ L 降至65mg/ L 。
3 动电修复
动电修复是指在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并通以直流电。使重金属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渗析向电极室运输,然后通过收集系统将其收集,并作进一步的集中处理。动电修复做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并且从经济上而言也是可行的,但由于土壤系统中组分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实际应用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从而使这一方法的商业化受到了限制。
4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生长植物或遗传培育植物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技术的总称。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可分为植物稳定、植物提取和植物挥发三种方法。其中,植物挥发主要是指金属元素Hg 和非金属元素Se ,不适用于对土壤铬污染的治理。
5 植物稳定
植物稳定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然而,植物稳定并没有彻底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只是将其固定,使其对环境中的生物暂时不产生毒害作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又会发生改变。因此,植物稳定的持久性令人怀疑。
6植物提取
植物提取是指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富集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将其转移并存贮至可收割的部分,经收割后进行集中处理。但是,超积累植物对金属具有选择性,其它的金属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致命的而且,超积累植物生长慢、生物量小、大多数为莲座生长,很难进行机械操作,因而不适用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修复。
7 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减少土壤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主要是指金属元素Hg 和非金属元素Se 。这种方法对于土壤修复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技术,但却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到了大气中,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前面所述的土壤修复技术各有优缺点,但是应当指出,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例如成本高、实地应用经验不足及处理效果不稳定等,致使这些技术尚没有进入商业化阶段。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挖掘和填埋,即使是在经济、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诸如美国等也是如此。
8 微生物修复技术
有些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介质进行净化,在水体污染中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用于土壤环境的处理,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已进行了积极研究。据报道,日本发现一种嗜重金属菌,能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但存在着土壤与细菌分离的难题。如果得到妥善的解决,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处理方法。
9 改良措施
施用改良剂、抑制剂等能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 从而降低它们 进入植物体、微生物体和水体的能力, 减轻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0固化方法
固化方法就是加入土壤固化剂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并通过重金属 的吸附或沉淀作用来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污染土壤中的毒害重金属被固定后, 不仅可减少向土壤深层和地下水迁移, 而且有可能重建植被。固化方法的关键在于成功地选择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固化剂。固化剂的种类很多, 常用的主要有卜特蓝水泥、硅酸盐、高炉渣、石灰、磷灰石、窑灰、飘尘、沥青、沸石、磷肥、海绿石、含铁氧化物材料、堆肥和钢渣等。固化技术的处理效果与固化剂的组成、比例、土壤重金属总浓度以及土壤中一些干扰固化的物质的存在有关。研究表明, 在低石灰水平下,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官能团羟基和羧基与OH- 反应促其带负电, 土壤可变电荷增加, 土壤有机结合态的重金属比较多; 另外, Cd2 + 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CdCO3 , 且随着pH 值的增高CdCO3 含量增加, 在pH 值大于515 时, 粘土矿物和氧化物与重金属生成络合、螯合物, 性质稳定, 表明石灰是一种良好的改良剂。固化方法能在原位固化重金属, 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个永久的措施, 因为它不仅需要大量的固化剂, 还容易破坏土壤, 使土壤不能恢复其原始状态, 一般不适宜于进一步的利用; 因此, 只适用于污染严重但面积较小的污染土壤修复。
11 添加还原性有机物质
还原性有机物质分解生成有机酸, 如胡敏酸、富里酸、氨基酸,或者糖类及含氮、硫杂环化合物等, 能通过其活性基团与重金属元素Zn、Mn、Cu、Fe 等络合或螯合, 从而影响重金属的有效性。常见的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物质主要有未腐熟稻草、牧草、紫云英、泥炭、富淀粉物质、家畜粪肥以及腐殖酸等。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 配合石灰施入猪厩肥能明显降低重金属(Cu、Pb、Zn、Cd) 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程度, 显著提高产量, 增产幅度在2317 %~4119 %之间。施用有机肥等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促进土壤中的镉形成CdS 沉淀, 促进Cr6 + 转化为Cr3 + , 降低其毒性。
12 拮抗作用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如重金属与Sn、As、Zn、Cu 等 元素具有拮抗性, 因此可向某一种金属元素轻度污染土壤中施入少量的对人体没有危害或有益的与该金属有拮抗性的另一重金属元素, 减少植物对该重金属的吸收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已有试验证明, 土壤中适宜的w (Cd) / w (Zn) 比可以抑制植物对Cd 的吸收, 因此, 可以通过向Cd 污染土壤中加入适量Zn , 调节w (Cd) / w (Zn) , 减少Cd 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研究表明, 硅能降低植株对锰的吸收, 同时提高植株对锰的耐受力。
改良措施修复效果及费用都适中, 如能与农业措施及生物措施配合使用, 效果可能会更好。
13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些耕作管理制度以及在污染土壤上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等, 从而改变土壤中重金属活性, 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减少重金属从土壤向作物的转移, 达到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农业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土壤水分、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种类、合理施用有机肥等。 控制土壤水分, 调节土壤Eh 值 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受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影响, 因而通过控制土壤水分,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可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危害的作用。据报道在湿润(氧化) 条件种植水稻, 根中镉含量比淹水(还原) 条件下高2 倍, 茎叶中高5 倍, 糙米中高6倍, 这是因为在淹水条件下, 土壤Eh 下降, 处于还原状态, 土壤中Fe3 + 、Mn4 + 还原成Fe2 + 、Mn2 + , SO2 -4 还原成S2 - , 生成的FeS、MnS 不溶物与CdS 共沉淀, 使镉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反之, 在氧化条件下, S2 - 氧化成SO2 -4 , 使土壤pH 下降, 提高了镉的溶解性而进入土壤溶液, 增加了镉的生物有效性。其它重金属元素如铜、锌、铅等在一定种度上均可通过土壤Eh 的调节来调控它的生物有效性。Eh 对不同元素的影响不同, 例如砷, 在氧化条件下, 呈砷酸根(AsO3 -4 )状态, 生物毒性小, 在还原条件下, 呈亚砷酸根(AsO5 -4 ) 状态, 对植物的毒性要比砷酸根大得多, 砷毒性的氧化还原条件与镉却相反。因此, 在作物壮籽期保持水田有一个稳定的淹水期, 可以减少重金属进入果实或籽实中的量。
14 改变耕作制度和调整作物种类 改变耕作制度和调整作物种类也是减轻重金属 的有效措施。在污染严重的地区, 种植观赏植物、花卉、经济林木; 在重金属轻污染区, 种植耐重金属性强的作物品种, 如旱地改水田, 种植水稻, 或者进行轮作, 调整pH、Eh , 使之有利于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建立桑蚕农业模式对镉污染农田进行农业生态整治, 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 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含量, 而且提高了农田耕作方式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 低富集轮作与普通轮作相比, 降夏季种植的马铃薯、洋葱、葱等及秋季种植的小白菜外, 可使污染农田的蔬菜含镉量降低50 %~80 %[19 ] 。
15 合理施用有机肥 合理施用堆肥、厩肥、植物秸秆等有机肥, 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 而且可以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同时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及植物对其的吸收。有机质作为还原剂, 可促进土壤中的镉形成硫化镉沉淀, 促进毒性较高的Cr6 + 变成毒性较低的Cr3 + 。向Cd 污染土壤中加入有机肥, 由于有机肥中大量的官能团和较大比表面积的存在, 可促进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其形成重金属有机络合物, 增加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 从而减少植物对其的吸收, 阻碍它进入食物链。因此, 合理施用有机肥, 一方面可以对农田Cd 污染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 也克服了传统治理方法既需消耗大量资金, 又造成营养元素流失、二次污染等问题。农业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可与常规农事操作结合起来进行, 而且费用较低、无副作用、实施较方便, 但其修复效果较差、周期长、效果不显著, 应与生物措施、改良剂措施配合使用。农业措施适合于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27日,谷城县南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高能环境牵头联合体当选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3417.5312万元,计划工期365日历天。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和水体自净工程。(1)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包括生态护岸1113m,其中硬质驳岸改造1839m,缓
12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重)中标候选人公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687.695126万元。项目采购人为百色市田阳生态环境局。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内容包括:①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百育河沿岸巴寮屯、树标屯、那话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0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实施范围包括因山体滑坡、石漠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采石取土、项目建设、垦地开荒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山体破损。方案主要任务为根据最新摸底调查情况,全市现有61座破损山体、127处破损点位,总面积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日前,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承包公开招标,该项目总投资约12426.40万元,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由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万州发改审农[2021]48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2022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SRS2022)将于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为业界同仁搭建一个了解最新政策标准、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实战项目管理经验、拓展新业务的平台。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对修复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菌联合植物进行污染修复的机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内生菌接种宿主植物根、茎、叶部的几种方法及定殖的检测方法,总结了污染土壤中内生菌在植物组织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内生菌-植物联合体系强化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应用,并从内生菌调节生长因子、生物固氮和溶磷、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共代谢有机物、产生特异性酶降解有机物、提升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降低重金属毒性几个方面解释了内生菌和植物的联合修复机理。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各相关单位: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分享展览展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0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应用层强化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
盛夏午后,阳光不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红旗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个经过启动修复的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已经宛若生机盎然的“热带丛林”。无独有偶,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通过以微生物为中心所建的生态稳定塘,水中水草摇曳、藻荇交横。近年来,看似不起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国家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是带动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来源:环球零碳作者:维小尼中国100亿吨的碳总排放量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两者占84%,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抓住能源替
8月8日,河南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规范发展生物环保产业。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
日前,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LYT-ZBZX-2022-FW-05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招标项
盐碱地,被称为“沉睡”的耕地资源,其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而盐碱地危害大,易引起土壤板结、肥力变差、作物死苗多、植株长势弱、病害多产量低等问题。因此,开展盐碱地改良修复可以有效扩展耕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对保障国家
各有关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定于2024年8月19-21日在山西省朔州市联合举办桑干河·第11届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交流大会。经过前10届的积累和沉淀,朔州会议已成为国内煤基固废处理利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是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山西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及管网更新改造和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详情如下:山西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
乌鲁木齐市坚持整体谋划、创新突破、绿色转型,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实现美丽新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一是坚持整体谋划。坚持全市一盘棋,印发《乌鲁木齐市“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突出各区(县)、各行业特色,以点带面,推动建立9种“无废细胞”评价指
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制定了规范污泥处理方式、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合理压减污泥填埋规模、有序推进污泥焚烧处理、推广能量和物质回收利用、提升现有设施效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3〕171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行了系统部署,对新发展阶段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到2025年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具备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
“进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气相关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水平,完善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针对煤基固废处置提出上述重点任务。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伴生煤矸石,煤炭作为燃料燃烧产生粉煤灰,以此为代表的煤基固废量大面广,
煤基固废位列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品种。一些煤矿对煤矸石的持续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处置仍以“一堆了之”等简单粗暴方式为主。(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进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气相关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水平,完善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
推动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结合《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
污泥是城市环境治理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2〕14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