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简介: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健康的土壤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的基础。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灌溉废水、塑料和农村废物的持续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土壤污染。特别在亚太地区,快速经济增长驱动的工业、采矿和能源生产与传统农业实践与消费行为产生剧烈冲突,引起的土壤污染直接导致人类健康的恶化。我国大量耕地土壤点位超标,其中镉超标尤为严重,引发了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的“镉大米”等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蔓延并实现退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我国迫切面临的重要议题。
对污染土壤采取修复或风险管控,是恢复土地功能、保证人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外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分别经历了早期的“一刀切”修复和之后基于风险的修复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绿色可持续修复的总体趋势。而在我国,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升,在中低产田、盐碱地、以及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活动和矿山开采引发的农田重金属污染逐步为公众知晓,特别是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事件爆发,驱动了我国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2016年以来,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我国逐步构建起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分级分类的管理框架。同期,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分别启动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系列专项。相继形成了工程措施、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农艺调控和替代种植等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但面对我国庞大且多样复杂的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需求时,这些技术对于不同类型土壤污染时可能存在效果不稳定、适用范围窄、成本不可控等弊端。因此,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农田土壤污染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与方法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地修复与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农田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场地相比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农田土壤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30 cm范围,但分布面积广,采用传统的场地修复方法容易产生过高的经济成本。例如日本采用客土法修复1公顷土地的费用大约需要2000万-5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几百万元;其次,污染农田修复的目标是要恢复土地正常的生产功能。目前来看,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代表了我国污染农田治理的两个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相对于场地污染修复,污染农田治理需要综合更多因子,例如土壤条件、种植作物、社会偏好等。因此难以直观判断不同修复技术使用的优劣;最后,污染农田治理后,土地的再利用会对更广阔的范围产生影响。比如替代种植措施,不仅影响到农户的生计问题,在大规模推广的情景下对当地粮食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引发的后续影响也需要予以考虑。
生命周期评估(LCA)能够量化各种环境影响,是评估修复可持续性的有效工具。以往研究在场地修复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量化了不同修复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二次影响。但就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而言,仅考虑修复过程的二次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污染物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都会有残留,进而产生围绕污染物本身的一次环境影响。尤为重要的是,上述提到的修复后土地使用产生的间接影响(三次影响)也会干预最终的修复决策。
基于以上问题,清华大学侯德义课题组开展了污染农田可持续修复的生命周期系统建模(图1)。该模型提出了定量刻画污染农田修复一次、二次和三次环境影响的科学方法,并在构建的污染农田概念模型基础上对四种常用管理情景(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替代种植)进行生命周期分析。
图1 50年来四种不同管理情景下农业系统中镉(Cd)输入和输出的概念模型。
(NoA: 无干预; Phyto: 植物修复; Chem: 化学稳定化; Alter: 替代种植)
研究结果显示: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具有最佳的生命周期环境可持续性。无干预情景(NoA)具有最大的一次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镉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的毒性。实施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后,研究案例中的总环境影响降低了约29%(图2)。而针对替代种植,由于考虑时间与空间尺度的限制,其通过干扰粮食平衡而产生的间接环境影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图2 四种管理方式的三次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化学稳定化(钝化)通过施加药剂来降低污染物的活性,从而阻止其向植物体内转移,是国内主流的农田风险管控方式。目前,生石灰、黏土矿物、生物炭等材料均表现出较好的管控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案例中稳定化试剂生产的环境足迹占总二次影响的86%。研发更高性能和可持续的稳定化材料,降低修复材料消耗和避免过度修复,成为实现大规模推广的关键。此外,对稳定化材料进入土壤后的长期环境行为还认识不足。药剂进入土壤之后,其对污染物的固定作用可能受紫外线、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微生物等土壤生态过程的干扰而呈现不同特征。我们的研究表明,材料的长效性不仅影响了稳定化的总体效果,也是其二次环境影响大小的决定因子。比如本研究中如果药剂使用寿命超过4年,化学稳定化将优于植物修复(图3)。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稳定化材料的长期有效性预测水平,加强其老化机制方面的基础研究以支撑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图3 影响植物提取生命周期影响的关键因素
植物修复,尤其是以超积累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提取技术,能够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基础上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彻底移除,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例如本研究采用的镉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实施3-5年左右修复即可将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达到国家风险管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修复植物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影响着植物修复的周期,进而影响修复的总体环境影响(图3)。提高修复植物的BCF是提升修复技术比较优势、减少二次影响的关键。另外,目前针对修复植物常用的焚烧和填埋处置方式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容易产生污染物的转移而导致二次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研究案例中由运输过程产生的影响高达32%,这是因为低生物量密度的干物质运输造成了额外的交通消耗。因此,提高运输效率和缩短修复植物后期处置的运输距离同样非常重要。
对于重金属污染超标严重的耕地,可以将农作物替代为不可食用的经济、能源作物实现其风险可控的安全利用。如果仅考虑一次和二次影响,替代种植无疑是最佳选择。根据市场均衡理论,替代种植可能驱动更多的水田开垦来弥补粮食损失。如果这一弥补发生在国内,新开垦的水田可以假设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旱地上。近年来(2009-2016)中国南方水稻田的减少总是通过东北水田垦造来平衡。这样一来,将中国东北水田垦造的环境影响纳入系统时,替代种植方式的总环境影响仅低于无干预情景,额外产生了71%的间接影响(图4)。如果这一弥补发生在国外,比如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砍伐热带雨林来进行水稻生产,替代种植的总环境影响将超过无干预情景。研究估算出这一情境下的总环境影响是中国东北替代种植的1.9倍,并产生687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图4)。因此,在中国污染农田上大规模推广替代种植方式,不仅需要协调个体农户的社会和经济诉求,同时也需要将替代种植发生后产生的更广泛影响考虑在内。相关政策的制定与选择需要慎重考虑。
图4 中国东北地区与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替代种植
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受污染农田开展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够显著降低无干预措施的总环境影响,并反映出替代种植考虑土地使用后的间接环境影响而有较大不确定性。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能够对我国受污染农田的治理提供新思路,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指导新政策工具的设计和实施。
以上论文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侯德义课题组,近期以 “Integrated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Agricultural Soil in China”为题发表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F=9.028)(2021年8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金远亮为论文第一作者,侯德义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吴龙华研究员、胡鹏杰副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方利平研究员,以及华中农业大学陈畅博士等为论文共同作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第二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倾倒含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饮用水源保护、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在区域部门联动、属地网格发现、非现场监管、行刑衔接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请各
江西省印发关于征求《江西省建设项目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指标核定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意见,其中指出: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指标为:全省范围内所有新、改、扩建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中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五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为:重有色金属矿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4月23日,河南发布关于《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跟踪监测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详情如下:
近日,为加强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提高,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对2023年度北京市政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高能环境两项技术成果“多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山西省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2023年)。截至2023年12月份,全省全口径涉重金属企业清单共194家,2021年以来新、改、扩建涉重金属企业7家。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山西省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2023年)的公告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要求,帮助企业搭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交易平台,更好服务企业找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贵州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自愿交易技术指南(试行)》。《指南》适用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内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21号)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陕西省部分区域执行颗粒物和镉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省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防治资金主要支持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重金属减排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以及事关农产品、人居环境安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或修复等工作。河南省省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的通知,纳入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的污染物包括主要污染物和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重金属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铊污染防治,指导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涉铊污染源污染隐患排查治理,降低污染风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就《涉铊污染源污染隐患排查治理技术指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对修复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菌联合植物进行污染修复的机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内生菌接种宿主植物根、茎、叶部的几种方法及定殖的检测方法,总结了污染土壤中内生菌在植物组织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内生菌-植物联合体系强化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应用,并从内生菌调节生长因子、生物固氮和溶磷、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共代谢有机物、产生特异性酶降解有机物、提升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降低重金属毒性几个方面解释了内生菌和植物的联合修复机理。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针对各种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情况和研究实例进行详细阐述。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可用于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措施,指出了当前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修复周期及修复效果的局限性。最后,在现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今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工作提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过程复杂、危害突出和修复困难等特点,修复刻不容缓。电动力学辅助植物修复(EKAPR)致力于弥补电动力学和植物修复各自劣势,协同发挥二者优势,解决电动力学无法彻底清除土壤重金属和植物修复缓慢、作用范围有限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层总结,归纳了电动力学辅助植物修复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杨肖娥教授团队研究了接种植物促生长内生菌及与景天间作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中蚕豆的生长状况及微量元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Pollution(IF=5.714)。植物修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被认为是在不影响作物生产的情况下修复受微量元素污染农田的可持续策略。本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通常,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可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处理、交通运输以及工业活动等途径进入到土壤中,通过积累而形成复合污染。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并且可在土壤中持久留存。近几十年
近日,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孙杰课题组在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9年IF=7.65)在线发表题为“Phytohormones-inducedsenescenceefficientlypromotesthetransportofcadmiumfromrootsintoshootsofplants:Anovelstrategyforstrengtheningofphytoremediation”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
一、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有色金属采选加工业带来严重的复合重金属污染,本研究以某石煤钒矿采选、冶炼带来的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为对象,对V、Cd和Cr的复合污染展开研究植物萃取是指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连续的种植专性植物并收割植物茎叶作离地处理,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的新兴技术。对污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绿色生态技术。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yperaccumulator)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与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效益高、可原位施用、侵入性小、破坏性小等显著优点。中国科学院
摘要:利用镉污染土壤修复生物质能源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新途径。其中镉作为植物非必需元素,在生物圈中的移动性较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很大。本文在我国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基础上,对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的镉污染土壤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能源利用潜力,阐释了利用植物修复土
文章导读农田污染土壤修复可能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比如环境二次污染、食品安全、农作物产量等。在推动农田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修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统筹这些影响因素,使修复获得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介绍了我国农田污染土壤修复现状,可持续性评价在绿色可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杨肖娥教授团队研究了接种植物促生长内生菌及与景天间作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中蚕豆的生长状况及微量元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Pollution(IF=5.714)。植物修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被认为是在不影响作物生产的情况下修复受微量元素污染农田的可持续策略。本
牟定县郝家河流域污染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中标公示项目编号:CXHC-ZB(2019)第070号项目名称:牟定县郝家河流域污染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采购内容:项目示范工程面积为400亩。严格管控:100亩撂荒地和100亩农用地,安全利用区:200亩农用
摘要:以中国河南省某市农田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钝化技术,加入不同钝化药剂对其进行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研究,同时采用室内小麦盆栽实验,对比分析其对土壤钝化后植物吸收情况。研究表明:原始土壤受As、Cd、Pb、Zn污染,其中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威胁粮
1.招标概况本采购招标项目为牟定县郝家河流域污染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已通过相关主管单位审核批准,采购人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牟定分局,招标代理机构为楚雄浩宸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中央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并已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分析了其重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关键词:农田;土壤污染;重金属;植物修复Abstract:Inthiswork,phytoremediationtechnologyforheavymetalcontaminatedsoilinfarmlandisintroduced.Relatedi
近年来,中国不少地区出现了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重金属污染、基础地力下降、耕地退化等问题。资料显示,因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肥力衰减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将近4.6亿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宋福如开门见山地说:ldquo;解决土壤问题一靠科技,二靠产品。在这方面,硅谷农
导读:本文为基于大气复合沉降条件下冶炼厂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思考。文章包括大气复合污染沉降与趋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冶炼厂周边土壤修复思考、典型案例及部分研究结果等四部分。[$NewPage$][$NewPage$][$NewPage$]作者介绍:崔键,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
所谓生态修复(ecologicalremediation),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特异生物对污染物的代谢过程,并借助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的某些措施加以强化或条件优化,使污染环境得以修复的综合性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其遵循的生态学原理包括循环再生:利用环境-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加大物质的循环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