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a) 装置A (b) 装置B
图1 电动力修复实验装置
Fig.1 Electrodynamic repair experimental device
为避免土壤槽中的土壤颗粒进入电极槽中,实验开始前,将定性滤纸放置于土壤槽与电极槽之间.将配置好的模拟铬(Ⅵ)污染土壤装进土壤槽中并压实,PRB安装在靠近阳极一侧.阴、阳极两极电解槽中分别以高纯石墨板作为电极.装置B与装置A主要的区别是取消安装在靠近阳极一侧的PRB.
1.3 实验方法
电动修复实验条件,如表1所示. 在土壤槽中填满300 g配制好的模拟铬(Ⅵ)污染土壤, 两极槽加入蒸馏水作为电解液,直至蒸馏水完全润湿土壤并且保持两极槽液面与土壤齐平.电动修复后,待反应器中的土壤自然风干后取出,将土壤分为S1~S5,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pH值及六价铬和土壤的质量比.在计算总去除率时,将5部分的土样充分搅拌混合后,测定污染物与初始的质量比.
表1 电动修复实验条件
Tab.1 Experimental condition of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1.4 分析方法
1.4.1 土壤pH值的测定 准确称取10 g土壤于烧杯中,按照1.0∶2.5的比例,加入25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静置30 min后,使用pH仪测定.
1.4.2 土壤铬(Ⅵ)的测定 准确称取2 g土壤,加入15~30 mL,0.4 mol·L-1的KCl搅拌5 min,离心分离后,上清液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继续使用残渣,加入15~20 mL的KCl搅拌2 min,离心分离2~3次,上清液均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铬(Ⅵ)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
1.4.3 能量损耗与铬(Ⅵ)总去除率的计算 能量损耗(W)的计算式为
W=UIdt.
上式中:U为实验中施加的电压,V;I为实验中反应器的电流,A;t为运行时间,h.
铬(Ⅵ)总去除率(η)的计算式为
η= (C0-C)/C0×100%.
上式中:C0为实验前六价铬和土壤的质量比,mg·g-1;C为实验后六价铬和土壤的质量比,mg·g-1.
能量利用率(β)的计算式为
β=η/W.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图2 不同实验条件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Fig.2 Vari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不同实验条件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实验过程中, 电流的大小呈现出IT5>IT4>IT3>IT2>IT1的顺序;除了T1与T2外,电动力修复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T1与T2电流分别在1,2 mA上下轻微波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T3与T4电流在2 d之内逐渐增大到一定峰值,T3的最大电流能达到8.69 mA,T4的最大电流则高达13.95 mA,到实验后期,电流逐渐减小,最终两组实验的电流均稳定在2.00 mA左右;T5的电流在11 h之内,迅速从0.70 mA增加到20.44 mA,随后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2.00 mA左右.
在电动力修复实验中,电流大小与在土壤中可移动离子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实验开始时电流较高是因为高质量浓度的金属离子导致的.电流逐渐降低的原因主要有2个.1) 随着电动力修复时间的增加,土壤中可移动的金属离子向阴阳极发生电迁移,造成土壤中可移动离子的减少,电流随之降低.2) 电动力修复过程中特别是修复后期,电极槽发生电阻极化和浓差极化等现象,使电极电阻增大、导电性下降,电流也就随之减小.对于安置PRB的实验,PRB内活性炭填料随着修复反应的进行不断吸附铬(Ⅵ),致使PRB填料的通透性降低,整个回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图3 不同实验条件下累积的 能量损耗随时间的变化
Fig.3 Change of accumu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2 能量损耗随时间的变化
不同实验条件下累积的能量损耗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电动力修复过程中,损耗的电能随时间呈现出单调增加的趋势,这与许多研究结果一致;累积能量损耗表现为WT3>WT5>WT4>WT2>WT1.在安置了PRB的实验中,只有T3的能量损耗高于没有安置PRB的实验.除了有害金属的迁移所需要的能量外,加热效应和水的电解也会造成能量损失.
为了进一步说明在电动力修复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情况,评估了各组实验的能量利用率.不同实验条件下修复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组能量利用率表现为βT1>βT2>βT4>βT5>βT3;T3与T5有较高的移除效率,但由于热效应、水的电解和非目标离子的迁移导致更多能量的损耗,所以T3与T5呈现出相对较低的能量利用率.
表2 不同实验条件下修复结果
Tab.2 Remedi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3 电解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
电动力修复过程中,阴阳两极电解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
(a) 阳极电解液 (b) 阴极电解液
图4 不同实验条件下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pH值的变化
Fig.4 Changes of anolyte and catholyte with pH value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由图4可知:实验过程中,阳极电解液pH值都随时间呈现出迅速降低,最后稳定的趋势,其中,T1,T2和T3阳极电解液pH值稳定在2左右,T4,T5则稳定在1左右;阴极电解液pH值都随时间呈现出迅速升高,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终均保持在10以上.这是因为阴阳两极电解液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式如下.
阳极反应:
2H2O=4H++O2(g)+4e-
阴极反应:
4H2O+4e-=4OH-+2H2(g)
由反应式可知: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H+会使阳极槽pH值降低;而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OH-会使阴极槽pH值升高.较高的电流值会增大电解的强度,从而导致阴阳两极电解液pH值更显著的变化.在电动力修复的后期,阴极电解液pH值随时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是较大的电渗流导致的阴极槽OH-的质量浓度降低.
2.4 土壤pH随时间的变化
图5 不同实验条件修复后土壤pH值的变化
Fig.5 Variation of soil pH value after remediation by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电动力修复实验结束后,土壤pH值变化,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S1~S5的pH值都逐渐增大,即土壤pH值从靠近阳极区域到靠近阴极区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T4和T5靠近阳极区域的土壤pH值较低,分别只有3.84和4.19;T1,T2和T3表现出从S1~S5逐渐变大的趋势,但是各部分土壤pH值变化幅度不大,这是由于两极电解液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造成的;阳极产生的H+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阴极迁移,所以靠近阳极区域的土壤pH值会降低,阴极产生的OH-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阳极移动,导致靠近阴极区域的土壤pH值升高;电动力修复实验完成后,未安置的PRB,靠近阳极区域的T4,T5土壤的pH值(S1和S2尤为突出)低于安置了PRB的T1,T2和T3,这和活性炭作为PRB填充物质有关,即在相同的修复时间内,阳极槽电离产生的H+在向阴极迁移的过程中大多数被活性炭吸附,而靠近阳极区域的土壤只吸附了少部分的H+.
2.5 土壤中铬(Ⅵ)的分布和去除率
电动力修复结束后,土壤中铬(Ⅵ)的分布,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除了T1外,无论有没有PRB,修复完成后铬(Ⅵ)在土壤中残留趋势整体表现为从阴极到阳极逐渐升高,这是由于铬(Ⅵ)在电场的作用下从阴极向阳极迁移;T1中S1采样点残留量要低于S2,这是因为安置活性炭PRB后,在电流较小的情况下,靠近PRB区域的铬(Ⅵ)更易于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从土壤中移除;S5点的残留量要高于S4,主要原因是在弱碱性条件下,铬(Ⅵ)和土壤颗粒的结合能力比较强,在1 V·cm-1的较低电压梯度下,由于安置了PRB,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电迁移的作用也随之减小,铬(Ⅵ)难以被迁移,而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也随之增大,安置PRB的T2和T3中越来越多的铬(Ⅵ)通过电迁移的作用迁移出土壤(包括T1中残留量较高且较难被迁移的S5点中的铬(Ⅵ)).
不同实验条件下,各采样点铬(Ⅵ)的去除率,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修复完成后,铬(Ⅵ)的去除率整体上表现为从阳极到阴极逐渐升高,在T3和T5靠近阴极区域的土壤中,铬(Ⅵ)几乎全部被移除;而随着电压的升高,土壤各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
图6 不同实验条件修复后土壤中铬(Ⅵ)的变化 图7 不同实验条件下各采样点铬(Ⅵ)的去除率
Fig.6 Variation of Cr(Ⅵ) in soil after remediation
Fig.7 Removalefficiency of Cr(Ⅵ) at each sampling by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oint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conditions
土壤对铬(Ⅵ)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主要可分为较快下降区、平缓区和急剧下降区3个区域,转折点分别在pH值为3.5~4.0和6.5.到pH>8.0时,土壤对铬(Ⅵ)几乎不产生吸附.靠近阳极区域的采样点S1,随着电动力修复的进行pH值逐渐降低,对铬(Ⅵ)的吸附较开始时的弱碱性土壤增大.除了T1,采样点S1铬(Ⅵ)的去除也低于其他4个采样点.
3 结论
1) 与安置PRB的实验相比,没有安置PRB的实验靠近阳极区域的土壤pH值较低,出现酸化的现象,活性炭耦合电动力技术比传统电动力修复技术展现出更好的环境友好性,不易造成土壤酸化现象.
2) 铬(Ⅵ)在电动力修复过程中是通过电迁移的作用从阴极向阳极进行迁移,迁移到阳极附近的铬(Ⅵ)被安置在此处的PRB内的活性炭填料吸附,从而提高靠近阳极区域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 单一电动力修复技术在电压梯度为2 V·cm-1,修复时间为5 d下,铬(Ⅵ)去除率为93.58%,能量利用率为7.39 %·(kW·h)-1;活性炭PRB与电动力修复技术联用在电压梯度为3 V·cm-1,修复时间为5 d下,铬(Ⅵ)去除率则高达99.45%,能量利用率为7.38 %·(kW·h)-1.
4) 电动力耦合活性炭PRB技术比传统电动力技术修复铬(Ⅵ)污染土壤不仅可以在同等能量利用率的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去除率,同时对土壤pH值的影响较小,有明显的优势,在修复铬(Ⅵ)污染农田土壤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评述及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打好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技术文件的通知,指南适用于利用地下水污染物中稳定同位素所做的地下水污染源解析工作,该污染物同位素应具备成熟的测试技术。指南可供地表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参考。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本指南适用于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污水处理池或车间生产废水等点源渗漏、油气管道和加油站油类渗漏、海水入侵等情况导致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修复效果监测,其他类型污染调查可参照使用。本指南适用于辅助获取地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本指南规定了针对受污染地下水开展抽出-处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等。本指南适用于采用单一抽出-处理技术或与其他技术组合联用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工程。关于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本指南适用于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筛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可作为技术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和工程关闭的参考依据。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可渗透反应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等2项技术文件意见的函,详情如下:关于征求《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等2项技术文件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下水污染
一项在美国有20多年运行经验的环境修复技术,在中国的工程应用的首次探索将用于阳宗海区域环境修复。昨日,记者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了解到,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一项区域环境修复工程。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二是PRB示范工程建设及运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配套资金1800万元,由昆明理工大学牵头,中国地质大学和管委会协同完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帕克塞得分校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建5万平米植物修复示范基地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阳宗海区域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是在受污染区域内种植多种潜在的超富集植物和
赣州新华轮毂有限公司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为我县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该地块土地使用权人为龙南发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关于部署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的通知》(赣环土字〔2017〕20号)文件要求,龙南生
导读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业或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最终超过土壤自净能力,使土壤质量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即为土壤污染。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