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评述及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
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之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三个治污”总方针,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2022年行业的主旋律。
本文对2022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及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并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2023年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以期为监管部门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2022年行业评述
1.1 主要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政策,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为各部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供了全方位指导。2022年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共安排投入621亿元,较2021年增加49亿元,增长8.6%,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今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土壤修复行业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主要涉及行业规范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等几方面。
(1)行业规范方面
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排放镉等重金属的企业应依法对周边大气镉等重金属沉降及耕地土壤重金属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大气重金属沉降造成耕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累积的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以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
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表示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以及土壤污染状况监测与评估,使尾矿库周边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提出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目标,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统筹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和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促进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等18家单位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将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加强协助,形成工作合力。
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加强了各管理单位对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要求各单位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精准治污、重点管控。
(2)资金支持方面2022年2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6部门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的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实现基金宗旨。2022年6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召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会,说明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推进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切实提高重点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明确表示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严格落实资金筹措责任,加快预算执行。2022年11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使用管理,以便充分发挥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职能作用。(3)行业技术提升方面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 1209—2021),规定了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包括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制备与分析,监测结果分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监测报告编制和监测管理等基本内容与要求。2022年5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四项技术文件,完善了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体系。2022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炼焦化学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督促指导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炼焦化学企业依法做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指南(试行)》,为指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活动,规范并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提供了依据。
1.2 行业发展现状
2022年作为“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各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关规定,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土壤修复行业的主要发展情况分析如下:
受疫情影响,行业规模与2021年基本持平。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4亿元,与2021年保持一致。通过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采招网等公开途径不完全统计,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总资金额约142亿元(包括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农田修复,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咨询服务等),其中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资金额约90亿元。
随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推进,各省市陆续更新了污染地块修复名录,2022年全国污染地块总数达到982块,较2021年增长了27.5%。数据显示,全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名录中的地块数量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各省市污染地块数量
市场竞争加剧,项目集中度持续降低。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类工程项目250个左右(来源:采招网及各省级平台),项目参与单位却高达197家,只有少数的龙头企业能凭借技术及管理水平在项目参与方面保持较高活性,其他公司的市场参与度被持续稀释,只有16家企业的修复项目数量达到3个及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注册的从业单位有7224余家,其中事业单位有372家,从业人员约34861人。
继央企、国企强势进入环境修复市场,各省级环保集团陆续成立后,2022年各市级的环保集团也开始行动起来。目前已成立了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环保集团等各市级环保集团。区域环保集团在当地的资源雄厚,出现了很多区域环保集团与业内头部企业联合中标的项目。
修复技术应用向风险管控和异位离场处置两端发展。2022年修复项目中,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污染物是砷、石油烃、铅、镉、多环芳烃,应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技术分别是风险管控、水泥窑协同处置、异位热脱附、异位固化/稳定化、异位化学氧化。因经济下行压力大以及国家对园区在产企业的关注,风险管控类技术的应用占比较高;由于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缺乏有效途径,水泥窑、陶粒窑等离场处置技术应用占比进一步提升。
1.3 行业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该领域政策、管理、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推动解决:
(1)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的经济政策创新迫在眉睫。由于地方/企业的资金问题,修复合同支付条件普遍较差、垫资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除了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面有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外,在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省级土壤基金等经济政策方面,尚缺乏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难以有效实现国家政策和中央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经济复苏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2)“减污降碳”政策下,修复后土壤再利用仍缺乏有效途径。目前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的主要驱动力是房地产和土地开发,驱动场地的修复标准,是基于该场地未来的用途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的。在地下水修复效果评估周期较长、社会对修复达标不确定性包容性低、追责风险高的现实情况下,部分业主倾向于使用水泥窑、陶粒窑协同处理等手段。多元化的修复技术创新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国内绿色可持续修复还主要停留在概念阶段,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3)风险管控内涵外延和适用条件需要明确,并在行业内统一认识。风险管控是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场地管理策略。目前有些区域出现了以管控代替修复以及管控简单化的苗头,普遍采用止水帷幕和防渗膜覆盖等单一风险控制技术。建议进一步落实污染者的污染修复责任,不能放任对重污染源“管控”了之。此外,各地方管理部门对于风险管控的理解各不相同,存在管控目标混乱、与修复概念混淆、与修复后监管区分不清晰等问题。对于风险管控地块,若风险评估结果证明地块可以满足保护人体健康的要求,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为风险地块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指引,避免大片“棕地”抛荒闲置。
(4)修复技术的准确应用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经过15年的发展,国外的各种技术、装备、药剂纷纷进入中国,也有大批具有海外咨询公司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因此在常规污染物的修复技术方面,与国外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技术的应用和现场管理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形似”做到“神似”需要合理的修复时间、必要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装备材料和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较短修复期限、极端依赖前期调查准确性的固定总价合同方式等现象,都会影响我国场地修复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3年发展展望
在工业场地修复方面,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2023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稳楼市”政策进一步加码生效。同时,受近三年疫情影响,导致部分项目推迟开发,因此退役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数量将比2022年有一定提高。在各地经济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随着在产企业污染地块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风险管控手段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在园区在产企业污染源头管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绿色低碳修复的相关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预计将对改善行业发展现状有所帮助。
在地下水修复方面,2023年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将逐步启动,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有望建立,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地下水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地下水中新污染物修复关注度逐步提高。
在农田土壤修复方面,中央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政策上将会保持过去的支持力度,有望出台一系列新的支持政策。在吉林、黑龙江、山东、新疆等地的边际土地治理方面将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与新农村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相结合将带动相关修复市场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2021年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对2021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及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并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2022年乃至更长时
2021年10月28日,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成立的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整合了集团下属三家土壤修复领域的企业,分别是上海琸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表示,成立环境科技公司是要为公司生态环境业务发展搭设更高
01总体市场篇:2021年修复行业市场概况土壤环境修复行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是衡量我国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成熟度和土壤污染防治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基于中国政府采购网、千里马招标网、建设招标网、招标导航网、行业信息发布等获得的招投标信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会同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
土壤修复行业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实现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土壤修复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86.9亿元快速提高到2021年的156.8亿元,从业机构从3000余家提高到上万家。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若干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壤修复
2020年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收官之年,与修复工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政策制度在这一年加快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推进,国家土壤环境管控与修复示范工程陆续完成,土壤修复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本文梳理了2020年出台的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领域重要管理和技术性政策制度与规范,分析了土壤修复咨询服务和修复工程市场规模和主要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总体布局,对土壤修复政策制度的重点方向、未来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增补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的公示,共14家机构。
和空气、水一样,土壤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土壤污染事件,着实令人担忧。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已经成为大部分污染物的主要消纳地。从污染企业倾倒废液到汞大米、铅小麦......土壤污染事件已屡见不鲜。
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土壤与地下水峰会将于10.28-29日在杭州正式召开!
各省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有关土壤修复行业纲要汇总一览
目前,多年来被期待的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姗姗起步阶段,却开始面临专业修复公司被排挤的局面,等待多年终于看到的不多的新蛋糕,刚刚露头就被大型建筑型央企冲进来所分食。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分析了土壤修复的行业前景、土壤修复的模式、土壤修复面临的问题,以及土壤修复未来发展路径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决定,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决定(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主题是: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美丽中国建设。发布会全文实录如下:赵莹: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赵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决策部署,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云南省丽江市编制了《丽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事故,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岁末年初各类事故易发多发
朝阳市生态环境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朝阳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开展散煤清洁化替代和供热管网覆盖范
了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印发《洛阳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洛阳市细颗粒物浓度低于每立方米40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9.5%,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
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布《阜新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基本摸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有效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措施,基本形成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筛查、评估能力,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要求完成一批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风险评估和环境治
吉林省白城市生态环境局11月15日发布《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示中央大气染防治资金拟支持项目,陕西安康江华(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废气末端深度治理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对中央大气染防治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为贯彻落实中央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神,扎实推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中央生态环境资金
2023年,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坚持严的主基调,对执法监管工作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在生态环境新领域、重点领域高悬利剑,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提高排污单位的守法意识,加强警示教育作用,现公布一批生态环境新领域、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请相关
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是第三轮督察开局之年。随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也公开表示,做好今年的督察工作,适时启动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鲜明的信号,预示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即将开启。而在新一轮中央生态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3年11月24日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抚州金溪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了一批企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因为未批先建、非法排污、污染耕地的问题受到过处罚。近几年,当地进行了整改,关停了一些污染企业,并且开始对那些被污染的耕地进行修复治理。但是,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在治理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公示稿),涉及23项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先进污染防治技术,公示如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9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25日。征求意见稿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下达2023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第二批),其中水污染防治资金26252万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0381万元,土壤污染防治资金7193万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65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1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市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环境管理要点的通知。本《要点》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污染地块,其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情形。鼓励实施污染土壤的原地修复和原地再利用,尤其是汞、铊等挥发半挥发性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确需实施外运
7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与其相关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活动,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14日,阳泉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阳泉市2023年水环境、空气质量再提升暨退“后十”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分为4个领域,其中水环境领域提出,2023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达到80%及以上,力争达到100%,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23年7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7月2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详情如下: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京环函〔2023〕86号各有关单位:根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7月13日发布《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持续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在产企业环境监管与污染预防等六项重点任务。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打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