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报道正文

泥炭新兴产业路在何方?

2015-07-22 09:54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秦志伟关键词:土壤修复互联网+环境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错误认知很致命

欧洲和北美是世界上现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工厂化农业是该区农业发展的主流,泥炭是工厂化农业不可缺少的绿色生产资料。

而在我国,对泥炭地的错误认知也给泥炭产业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湿地和泥炭地概念的混淆是造成泥炭全面限采的原因所在。”孟宪民说,我国1300万公顷的湿地面积中,无泥炭积累湿地占92%以上,泥炭地总面积仅104万公顷。

泥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农业资源,欧美国家并没有完全拒绝和禁止开发利用。即使这些国家环保呼声强烈,议会和政府连续出台政策控制泥炭开采和使用,但泥炭替代材料在欧美园艺原料所占比重未见明显提升。如美国作为湿地保护呼声最响的国家,每年也向欧洲出口泥炭300万立方米。

“我国的泥炭资源管理存在认识混乱、管理僵化等问题。”孟宪民表示,社会大众甚至一些公众人物对泥炭地和湿地认知模糊、概念混乱,误导政府决策。

“更为严重的是,湿地保护领域缺少泥炭地开发与保护价值的评判标准,政府主管部门缺少执法和处理泥炭矿产的技术依据。”孟宪民认为,一刀切式的简单管理不仅使应该抢救性开发的泥炭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而且对正在积累的现代泥炭地也未能进行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

开发与进口并重

由于气候带的差异与海陆分布叠加影响,造成全球从北到南依次形成了三个主要泥炭堆积区,即低温多雨的藓类泥炭集中分布区、中温少雨的草本泥炭集中分布区以及高温高湿的木本泥炭集中分布区。而我国地处中温带—暖温带气候区,大气降水远低于蒸发量,不具备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大规模积累条件。

“泥炭空间分布和类型差异决定了我国泥炭产业发展资源配置方式必须采取全新视角和全新经营模式。”孟宪民说。

我国因为蕴藏丰富煤炭资源,加之草本泥炭水分高、热值低,开发草本泥炭作为能源是得不偿失、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不过孟宪民指出,如果从国外获得泥炭资源,加工以后提高泥炭燃料的热值密度,降低运输成本,完全可以和国内生物质燃料竞争市场。

据了解,国内草本泥炭分解度大、纤维含量低、结构性差,加之国内基质栽培方兴未艾,所以少有用于基质栽培领域。根据不完全信息估算,国内每年开采泥炭约为100万~150万立方米,其中50%用于景观绿化,50%用于种苗培育,少量用于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事泥炭开采和加工的泥炭企业120多家,每年生产泥炭和泥炭制品约150万立方米。每年进口泥炭100万立方米,进口和自产椰糠600万立方米。国外泥炭企业设在中国的办事处、代表机构16家。

行业标准亟待建立

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是业内期待的结果。

然而,我国由于泥炭产业发展浅近,行业产值较低,技术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全国性的泥炭行业组织,没有专门行业管理机构从事行业管理、协调、服务和监督职能,泥炭企业的呼声无人回应,泥炭行业长期遭受压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孟宪民介绍,在行业管理具有权威效果的标准和检测机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泥炭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经营秩序混乱,扰乱了市场,败坏了企业声誉。

“加快标准、检测机构建设势在必行。”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所副教授王忠强认为,充分利用业已批准成立的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泥炭行业关键标准编制和发布实施,为泥炭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提供保障。

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江平认为,我国泥炭资源丰富但目前开采技术落后,多数采用挖掘机垂直开采,混杂了矿质土层,裹夹了大量病菌、杂草,导致泥炭质量不佳。而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泥炭开采与利用的技术相当先进,我国完全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综合开发利用国内泥炭资源。

“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国产泥炭开采、加工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国产泥炭的分级分类标准,以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夏江平说。

此外,专家认为,应通过多种媒介宣传和传播泥炭地责任管理理念和技术,倡导分类管理、合理利用的科学理念,加快编制出台泥炭地保护与开发价值评价技术指南国家标准,为国家主管部门决策和颁发泥炭开采许可证提供技术依据。

“泥炭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资源管理政策和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进口和国产泥炭与农业生产资料相同的税收和运输优惠,给予有资质的泥炭企业相应的资源政策支持,在泥炭技术集成、泥炭装备配套、‘互联网+泥炭’、泥炭标准化与检测技术等方面给予泥炭产业相应的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北京泥炭宣言》里这样写到。

原标题:泥炭新兴产业路在何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环境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