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煤化工项目投资屡超概算为哪般

2015-07-26 07:24来源:化化网煤化工作者:陈继军 陈光达关键词:煤化工污水处理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大型煤化工,尤其示范项目的建设更不缺少政府的身影——无论已经建成投产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甲醇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煤气油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还是正在建设的其他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其投资主体90%以上是地方国有企业或央企。这些项目能否上马的审核权不仅在国家相关部门手中,一些项目或园区的规划、设计甚至都由政府部门或“红顶中介”编制,其中的“公家”特色十分明显。

“由于政府部门参与或干预,影响了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对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对项目前景的准确判断。一些项目还被赋予了振兴地方经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受到国有资金大力支持。项目资金来得容易,投资主体不明,责任界定不清,项目建设者自然不会像花自个儿钱一样精打细算,而是普遍追求‘高大上’,最终导致项目投资超概算。”一位不愿具名的工程管理人员对记者说。

二是现行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反作用的结果。渭化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尹润生告诉记者,项目建设的一般流程为: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上述不同阶段依次对应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根据项目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后一阶段的投资金额一般不应超过前一阶段的10%,且结算不得超过预算。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项目投资最终不超概算,就应尽可能拔高投资估算。

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由于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审批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甚至一度上收到国家某些部门。而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项目能否立项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产出/投入比。为获得较高的产出/投入比,确保项目顺利获得路条或核准,项目业主在编制可研报告时,都会尽可能粉饰项目美好前景,最大限度地压缩项目投资估算,甚至有意隐瞒或减少必须的安全环保及相关配套投资。待项目获批后,再增加相关设施,使实际投资额大幅增加。

三是因为煤化工项目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陕煤化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尤西蒂告诉记者,一方面,投资几十上百亿元的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水资源需求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更为周密和严格,而土地、水资源、环评的获批或获取又牵涉方方面面、颇费周折、旷日持久,增加了项目按期实施的不确定性。加之不少项目是首个示范项目,建设与试生产期无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常出现边施工安装、边修改设计方案,或投料试车后忽然发现设计、设备、工艺布局有问题需停下来消漏补缺甚至推倒重来的现象,导致项目无法按期投产达标,竣工验收不断延后,各项费用增加,项目总投资额远超概算。

另一方面,煤化工政策及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建设项目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比如蒲城清洁能源公司年产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最初规划投资80亿元,建设100万吨/年二甲醚。后根据国家政策及产品市场情况,调整为甲醇制烯烃。陕化公司原计划建设年产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后根据市场变化改为建设(含技改扩能)年产60万吨合成氨、95万吨尿素、10万吨1,4-丁二醇及四氢呋喃……如此建设内容发生变更,自然会引发投资额调整。加之在漫长的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恰遇国家出台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法规,企业随即新增了能满足新法规要求的安全环保及配套设施,最终导致投资超概算。

“除以上原因外,选择的技术路径与项目本身不匹配、工程设计与技术装备达不到相关标准与应用要求,以及对项目所在地资源环境尤其水资源及环境容量没有很好地评估都会造成项目建设周期长,或建成后无法顺利投产达产达效,同样会大幅增加银行贷款,导致投资超概算。”陈强对记者说。

而据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明透露,大唐克旗煤制气一期工程早在2012年7月28日就已经建成投产并生产出合格甲烷气,却因与中石油合作的一段输气管道未能修通而无法供气,被迫停产。直到2013年12月18日大唐自己修好了该管道,煤制气装置才得以生产,这一意外事件耽搁的一年半时间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同样会增加项目投资。

“由于煤化工项目建设周期长,期间原料成本、技术路线、装置稳定性、人工、政策、市场、原料采购及运输等环节均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导致项目实际投资与概算相差较大。”吉林石化研究院院长王勋章对记者说。

四是管理混乱、专业团队缺失。陕西省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贺永德认为,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与建设期间人、材、物成本上涨以及银行利率、汇率的波动有关,与项目建设期间各项税费太多有关,但更与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混乱、业主追求大而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许多煤化工项目辅助工程没有充分与园区其他企业(或项目)共享,而是高标准甚至是大牛拉小车地各自建设。更有甚者,一些老企业借建设新项目之机,为解决所谓的“历史欠帐”,不仅超规格建设了办公及娱乐设施,还对老旧装置及共用工程进行改造,并将这些费用全部计入新项目,从而大幅增加了新项目投资,使投资远超概算。

张明赞同贺永德的说法。他表示,煤化工项目投资屡超概算,虽然原因很多,但管理不善,项目建设期间轻重不分、本末倒置、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甚至在主体装置尚未投产前,就高标准建好了办公楼、住宅楼,这些都会导致项目投资虚高不下。

中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门存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煤化工项目投资屡超概算主要原因还是设计单位的设计经验不足。由于现代煤化工是新生事物,许多装置又是首套工业化装置,一些技术工艺甚至是首次放大或从实验室技术直接工业化,导致即便有传统煤化工设计经验的单位,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设计缺陷、漏项等。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不仅不能依据设计方案提前科学调度、交叉施工以节约工期,甚至还要等待或返工。期间的误工费、新增设备购置费不少。加上煤化工项目近几年激增,相应的专业化工程管理人员比较短缺,项目建设、试车及企业日常管理比较混乱,最终导致项目投资超概算。

抑制投资超标需要市场化改革

虽然不同煤化工项目投资额超概算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一样的——不仅会导致项目盈利能力降低甚至长期亏损、令业主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会迟滞区域经济发展、增加银行坏账,影响整个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比如投资超概算的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工厂,不仅令最初的5家投资商损失惨重,还使美国能源部搭进去8亿多美元。我国首个运行中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项目——华能天津滨海新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项目,亏损巨大。投资55亿元的陕化公司节能技改项目,装置投入运行以来,鲜有盈利。有专家给全球首套二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算过一笔帐:由于投资远超概算,大幅增加了项目财务成本,加之投产以来恰逢国际石油价格下跌拖累聚烯烃市场走熊,将使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延长。

原标题:煤化工项目投资屡超概算为哪般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