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评论正文

【纪实】自觉环保背后的盈亏账本

2015-08-15 14:48来源:工人日报作者:罗娟关键词:污水处理废水净化零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火力发电厂燃烧后的粉煤灰,历经一段“管道和机械”的“旅程”,最终,变成了洁白可以在牙膏中添加的氧化铝,另一些残渣则做成了书写用白纸。

在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一变废为宝的技术名为“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联产活性硅酸钙”,但国内掌握并利用的企业寥寥无几。

刺激性气味很大的生物制药废水,同样,历经了一段“管道和机械”的“旅程”,最终,现场工作人员用一个透明玻璃量杯接出一杯清澈无味的水。

在常盛制药有限公司,《工人日报》记者在车间标识牌上看到,该项技术源自德国,名为“超级反渗透(SR)工艺处理废水”。

在环保让人头疼不已之时,环保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污染变成了 “可以治愈的创伤”。然而,《工人日报》记者在河北、内蒙古等地采访了解到,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环保要成为结结实实的自觉行动,让他们舍得花钱“割肉疗伤”,除了监管,还要靠环保科技“用得起”、环保经济账“划算”。

投入环保:企业先要“用得起”

“中水设备投资一亿多元,现在我们一吨水的成本是13元,原来一吨水的成本是8.4元(购买自来水2.6元每吨加上排放污水5.8元每吨),我们方便了,减少了其他设备其他投入,总的来说用得起。”在常盛制药有限公司车间里,环保总监魏志波给《工人日报》记者算了一笔环保经济账。

常胜制药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城往东20公里外的托克托工业园区,走进公司厂区还是能闻到一些异味,记者被告知,这是“正常的,安全的”。事实上,在接下来采访的几个小时里,记者并没感到有什么不适。一位40多岁的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县城就能闻到制药厂里的“恶心”气味,经常头晕头痛。

2014年,当地政府要求污水处理厂必须设置异味处理装置,严格控制硫化氢、二氧化硫气体排出。

“环保人人有责,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确实需要‘头痛治头’,投入治理。”魏志波所说的这项污水治理技术,正是“世界最先进的超级反渗透(SR)工艺处理废水”,处理过的水指标达到城市工业水回用标准。

魏志波称,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废水净化循环利用“零排放”的制药企业,公司的污水全部通过中水回用系统进行处理,然后再生水来使用,“没有往外排一滴。”

和他描述的相反,“用不起”则让许多中小企业放弃了环保。记者了解到,环保设备投入多、运营成本高,是很多企业偷排和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的原因之一。

唐山天柱钢铁集团董事长孟兰芝曾经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描述过企业在环保治理上的两难:“从情感上减排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对于一个中小型钢铁企业来说,环保设备改造投资3亿多元,2014年每吨钢成本增加80元,难以承受。”邯郸河北永洋钢铁公司董事长杜庆申提到,仅仅脱硫脱焦设备使用就给每吨钢增加成本20元。“所有节能减排处理设备的运营成本是每吨钢铁130元至140元”。《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吨粗钢的利润有时还不足20元。

环保企业:降成本才能壮大生意

山东商人田中宏到托克托工业园区开了一家名为金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公司,他说:“本来是试着给金河生物这一家企业做制药化工废水处理。”

田中宏对托克托的“生意”最初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生物制药废水的处理是环保行业的一大难题,许多制药企业靠偷排偷放让利润高企。“扎实做环保的话,企业利润会大幅度下降。”

但这家成立于2014年2月的公司,去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进水,现在已即将完成二期工程,并和十几家企业签订协议,帮助治理污水或者代运管环保设备。这里政府和企业“治污”的需求都很大,让田中宏没想到。

黝黑的污水池在蓝天白云下让人眩晕,在金河环保的厂区,可看到两个接近一个足球场规模的污水池,经过处理后,清亮的水排出。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出水指标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技术进步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这样保证了企业发展,也让我们有盈利空间做下去。”金河环保主体工程采用的“改进A/ O”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已获得发明专利。该公司采用的主要工艺深度处理“脱色氧化+过滤”的显著特点,就是脱色效果好并且降低了药剂费用。

原标题:自觉环保背后的盈亏账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废水净化查看更多>零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