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报道正文

谁将取代“煤老大” 成济南雾霾终结者?

2015-08-24 17:48来源:济南时报作者:郭尧 汤启卫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超低排放洁净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天然气

未来在济南供热能源中占比可达35%-40%

田贯三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理事、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教授,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参与山东多个城市的燃气规划。他告诉记者,目前济南已具备大幅利用天然气的条件。“但从全国来看,完全用燃气取代燃煤供热都是不现实的。除了几个特别有实力的城市在大量使用,其他城市都只作为补充。比如,乌鲁木齐能把天然气作为供热主力热源,跟那里是气源地、气价便宜有很大关系。”另外,田贯三说,如果济南城区全部用天然气供热,部分供热管道还需要改造。

因此,田贯三认为,从济南实际出发,供热燃煤全部用燃气替代的设想是缺乏科学性和经济性的。“初步预测,到2020年济南市供热需求面积将达到2.5亿平方米,如果利用充分,届时天然气在济南供热能源中占比能达到35%-40%。”

田贯三建议,燃气供热不要修建大型热源,可在换热站修建小型燃气锅炉。“燃煤锅炉越小热效率越低,但燃气锅炉越小热效率越高。”他解释。这样,天然气参与供热,但用量不大,对供热价格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供热管网破旧亟须修补的区域,田贯三建议在小高层以下建筑使用燃气壁挂炉供热。“根据我们调查,供热面积1平方米,壁挂炉消耗天然气约6-7立方米,小型锅炉为9-10立方米,集中供暖锅炉则需10-12余立方米。所以,壁挂炉烧天然气是比较划算的。而且,如果整栋楼都用燃气壁挂炉供热,热效率会更高,耗气量更低。壁挂炉一户一个采暖单位,用户自己管理,减轻政府负担。”另外,燃气壁挂炉不需户外供热管线,这既省去了管道刨掘工程,又减少了户外热量损耗和运行费用,用户也无需缴纳开户费。田贯三介绍,目前济南市燃气壁挂炉约有6万用户。

工业余热 有望成为城市供热重要热源

记者了解到,市发改委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牵头启动了工业废热(余热)利用供热规划编制工作。已采用清华技术利用黄台电厂、章丘电厂的余热向市区供热,两家电厂实施余热改造后将增加供热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这部分热源优先考虑替代建成区小型热电厂和部分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替代锅炉容量2614蒸吨,每年减少燃煤消费97万吨标煤。

目前,章丘电厂的远距离供热管网已建成,利用济南现有电厂在30公里范围内实施远距离供热,经实践证明安全可行。

市发改委介绍,为最大限度利用济南周边电厂的余热资源,他们已开展东南部莱芜电厂、西南部泰安石横电厂向济南市区供热的研究。如采用清华技术对上述电厂实施大温差长距离输热至济南,在满足当地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初步计算还可为济南提供供热面积1亿多平方米,预计可减少耗煤量300多万吨标煤。“当前,国内太原及石家庄都在开展远距离供热工作,输热距离最远的城市是太原,大约40公里,但目前还没运营。”

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利用现有电厂开展远距离供热具有减煤、治污见效快的优点,但石横、莱芜电厂距离济南都在70公里左右,也存在管网距离长、投资较大及经济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得从经济性、可行性、全局性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解决”。

电能 最合理的方式是利用低谷电

市发改委介绍,随着“外电入鲁”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实施电能替代提供了有利条件。“煤改电”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利用低谷电,并结合污水源、空气源、地源供热。2014年,济南市峰谷负荷差已达270万千瓦(约2160万度的电量),利用济南50%的低谷电可提供供热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当前,需要解决老城部分配电网薄弱及变电设施增容的相关问题。同时,需争取更多的外电入鲁的电量计划指标及出台低谷电的电价政策。国内沈阳、天津、青岛等城市分别出台了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我们将参照外地城市经验,尽快研究出台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及扶持政策。如果按0.20元/度电价计算,其供热成本将低于目前济南市燃煤供热成本。”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1000千伏济南特高压建成投产,为实施“煤改电”提供充足的供电保障。

生物质能 受资源限制,可主要用于村镇供热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在生物质资源替代小型燃煤锅炉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目前已建成平阴玮泉3万千瓦及山东明科3万千瓦生物质热电项目,同时规划建设黄河北及保税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目前,生物质资源作为辅助热源供热在国内多地已成功运行。但田贯三告诉记者:“生物质能从节能上讲还说得过去,可以适当发展一些。但生物质能经济性不高,而且因为生物质资源的限制,替代规模总体较小,可主要用于村镇供热和有特殊参数要求的工业蒸汽供热。”

原标题:谁将取代“煤老大”,成济南雾霾终结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洁净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