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报道正文

垃圾“回收侠”:打造一个“再生银行”

2015-08-30 10:43来源:三湘都市报作者:李琪 邹莹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是‘垃圾’事业,但是我觉得前景非常好。在国外很多‘再生银行’,就是将垃圾分类再次利用,效果很好。我会坚持做下去,让自己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衍生出环境的效益,甚至更好的社会效益。”

长沙县杨梅冲社区,“回收侠”梁明的垃圾分类回收点就在一处居民房中间,显得并不起眼。

32岁,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就是他颠覆了传统的“破烂王”生存法则,开创了长沙垃圾回收的新模式。

引导居民对垃圾分类打包,开创会员制经营模式,用微信平台和二维码技术,实行网络支付和积分兑换日用品……另类的“垃圾回收法”正在成就他的“创客”梦想。

“回收侠”,这个名字源自于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煎饼侠》,小市民追梦的故事促动梁明为自己下了这个定义。

8月25日,梁明对记者说,他的终极目标并不是长沙市,而是放眼全国,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再生银行”。

长沙县盼盼路,梁明在公司回收仓库检查塑料物分类是否正确

【模式】

改变居民处理垃圾的“传统”

8月25日,长沙县盼盼路的万容科技园中,梁明的绿动循环再生资源公司就落户在这里。虽然是进行垃圾回收,房间里却不是常见的废品收购站那般凌乱且充满异味,废品一袋一袋被分装。梁明正在埋头工作。工作人员从各个社区把分类的垃圾运回来,再刷二维码录积分、分拣,虽然工序看似简单,但随着业务量的日渐增加,他和同事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你看,这样分类后,我们方便多了。”梁明一边分拣垃圾一边向记者介绍,居民在家中进行分类后,工作人员回收时只要称重、付费,不但减少了工序,也减少了废品对环境的影响。“首先,要改变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观点与方式,重新挖掘生活垃圾的价值。”梁明坦言,自己的“模式”并不神秘,就是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即可兑换日常用品,通过“奖励”每一个支持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引导居民把垃圾回收变成“再交易”行为。

“根据我的构思,首先是制定回收的二维码,并建设起一个兑换商城。”梁明解释,模式主要借助互联网做垃圾分类回收O2O平台,邀请居民在回收的网站注册后成为会员;当有垃圾需要处理时,“会员”只要贴上自己的信息,投进回收箱中,72小时内就会有人来收取、计重、扫描后产生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的居民,可以在商城凭积分兑换毛巾、洗衣粉、牙膏等日用品。

“开始不被接受,但现在看来,这是一条正确的思路。”有了创意之后,梁明来到星沙的杨梅冲社区。“社区主任一直想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听了我的想法后,立马决定合作。”这里,成为梁明“开张”的第一个社区。

【历程】

400元起家,回收垃圾“生财”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为何与垃圾回收结缘并“生财”创业?

2006年12月,梁明还在上本科,他偶然间在中国废纸网得知,被很多垃圾回收者“抛弃”的牛奶等饮品包装盒(国外称“利乐包”),市场价值其实很好,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利乐包里外三层都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因为数量与价格等原因,很多废品回收站拒收,导致一些造纸厂“求购”无门。

“这就是商机啊!”梁明萌生回收利乐包的创业念头,他联系上浙江一家造纸厂,确定了收货商。最开始,他自己每天到处捡利乐包,但“收量”甚微。考虑到个人力量有限,他开始联系一些废品收购站,以诱人的价格回收利乐包。

“这算是人生第一笔生意,其实身上才400多块钱。”但就是这400元,梁明的第一笔生意很成功,他赚了近2000元,这让他与垃圾回收结下不解之缘。

原标题:垃圾“回收侠”:打造一个“再生银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