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报道正文

专家献策 助力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

2015-10-15 09:00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环保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年径流量3492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6倍。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珠江流域北靠南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流域土地资源共66300万亩,其中耕地7200万亩,林地18900万亩。

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现状

近年来,受西江上游阳宗海砷污染、曲靖河段铬渣污染;西江中游龙江镉污染;西江下游贺江镉污染;北江干流镉、铊污染;东江上游重金属超标等污染的影响,导致许多城市水源地迁移,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带来了无形的巨大压力。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都会随降雨、径流或水体流动向下游迁移,并最终进入海洋、湖库或缓流水体。

由于重金属在水体中容易沉淀,因而几乎所有的监测资料都显示,珠江水系重金属污染指标尚好,为地表水Ⅰ、Ⅱ类水质。不过也有例外,云南省2014年环境质量公报显示,阳宗海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砷。说明自2008年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污染事件以来,经过6年多的水体自净和水循环,砷的浓度依然没有达标;2010年10月,广州市环保局报告北江水系两水厂铊超标,说明自2005年镉、铊污染事件以来,长达5年的时间内,北江重金属污染一直存在,而且是全河性的重污染;另外,还有报道称北江汞、锑污染也很严重。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控刻不容缓。

2002年,国家环保部组织完成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报告称,珠江三角洲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有10%属严重超标。而在这些土壤里生长的蔬菜,重金属残留情况也较为严重。主要超标物为汞、镍、铜、镉等。

2014年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专家聚首广州 献计珠江重金属污染防控

为了加快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推动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生态修复网、中山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重金属污染治理峰会”于2015年9月17日-18日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隆重召开。近500位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主管领导、知名企业精英和主流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共享重金属修复治理盛宴。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王文雄教授指出,通过对珠江口水体和牡蛎中重金属含量多点监测,表明牡蛎可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示种;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导致生物效应;铜、锌、镉、镍、银是珠江口的主要污染物。

针对珠江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崔树彬高工表示,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富集、吸收和吸附功能及微生物混凝、絮凝与生物膜合成、脱落功能,使重金属污染物与悬浮物、有机物等一起被生物吸附、吸收和螯合、沉淀,来修复供水水源地(水库)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前置湿地、挺水植物浮岛,沉水植物浮箱,上浮或下沉式的微生物载体箱,浮游动物孵化器等;针对河流水系污染修复,可以通过建设“生命化”、“植物化”的河流或河道,建设“多自然”、“近自然”或“超自然”的河流或河道,恢复或重建受到人类或自然破坏的河流生态系统等措施,利用强健的和超自然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河流的调蓄、滞蓄和过滤、净化、转化、吸收等功能,使重金属在河道内达到沉淀、净化(无害化)和溢出。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永涛教授说:“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为核心的防控技术是根本出路。污染源控制、钝化技术、富集植物、大面积应用是技术难点,‘控制’污染源头、‘消减’土壤重金属供应 、‘阻隔’农作物重金属吸收是技术难点,保持重金属阻控与土壤功能双重效能、实现边治理边生产的双重目标 、大面积降低农作物镉铅含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是研究的目标。

原标题:专家献策 助力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