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碳交易打破碳壁垒 重新定义钢铁与环境

2015-10-15 09:35来源:中国冶金报作者:李希雯 李倩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打破壁垒

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打破壁垒。 作为一名从事钢铁行业技术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刘清梅充满信心:限制性的环节恰好是推进技术创新的环节。我国钢铁行业要想打破壁垒,需要一批科研工作者投身其中。

她告诉记者,欧盟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钢铁企业正在联合推动低碳项目,这些以创新的冶炼工艺 为主的联合研究项目均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应对未来碳排放交易下的经济压力和气候变暖的危机。如日本的COURSE50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发创新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计划在2050年使日本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1.15吨。该项目研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年~2030年,完成该项目全部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第二阶段为2030年~2050年,完成该项目全部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在试验设备上进行了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技术开发及综合性能评价试验,开发出了二氧化碳分离回收能耗比原来低40%的高性能化学法吸收技术。这个过去认为还在概念中的事情,国际上有的钢铁企业已经将它带到了工业实验中。 刘清梅表示。

无论有没有碳交易这个壁垒,二氧化碳减排都会引导我们去做一个突破性的技术研发,但这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刘清梅指出,碳交易市场的开放将推动现有工艺流程的重新排序。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人在研究这项突破性的技术,进度不能预测。我们希望,未来的钢铁流程不仅仅是中国引进国外的技术,更多的是中国的钢铁技术,尤其是突破性、有竞争能力的技术可以对外输出,最终用技术去占领国际市场。

打破产业间的壁垒

二氧化碳不仅关系到钢铁行业,而且涉及到钢铁企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流程从单独产业内的发展演变为多种产业间的共享,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并打破产业间的壁垒。 刘清梅说。

钢铁企业的主要作用是生产钢铁产品,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未来的钢铁流程发展将更多地表现为钢铁副产品的创新、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协同创新和钢铁行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刘清梅认为,钢铁企业的盈利方式需要多元化:一个钢铁企业能盈利的产品有很多种,不单是钢铁产品。只要卖得好、成本低的产品都是高附加值产品。未来钢铁企业必将服务于其他行业、服务于城市,而由此将衍生出更多的盈利性产品。

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利用技术为例,对高炉炉顶煤气进行处理后,将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喷入高炉,重新回到炉内,参与铁的还原过程,提高碳和氢元素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了能耗,并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该流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制成干冰,用于食品储存和其他工业领域;另一方面,高炉煤气产生大量的余热,通过余热再利用技术,可以用于发电、市政供暖等领域,从而建立起钢铁企业和城市之间的服务关系。刘清梅认为,正是在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钢铁企业的定位将改变。这不仅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还将促使钢铁企业与城市之间的共同发展关系得到加强。

钢铁的环保不仅仅是技术发展,更是一种耦合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钢铁企业将打破自身的界限,组成与其他行业的联盟,并在已经成熟的钢铁生产主流程中增加一些附加流程。据刘清梅介绍,在首钢京唐公司的海水淡化项目中,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被当作原材料提供给制盐行业,这就是钢铁厂衍生出新的产品。

如果构建辅助的流程,那么在钢铁厂周边就可能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包括炼化厂、制盐厂、水泥厂等工业生态圈,这无形中会为钢铁企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正是来自于'低碳环保'这个核心。 刘清梅表示,这将成为推动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以集群的形态实现低碳发展的突破性技术引擎。

原标题:打破碳壁垒 重新定义钢铁与环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